新华网浙江频道4月16日电 (张乐、王如歌)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副校长姒健敏在全国两会上的一则关于"建立6小时工作制"的建议,近日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和争议。
有人认为,姒健敏的建议从更人性化的角度出发,既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保障了工作之外的私人空间,又有效破解了交通拥堵等社会难题。而有人则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8小时工作制尚无法得到保障,建立6小时工作制的提议在中国更不可能得到实施。
姒建敏:提高效率、解决就业,6小时工作制好处很多
姒健敏递交全国两会的这份建议的大致内容是:在"有必要在《劳动法》的框架下,分别按大的工作种类(政府和国家事业单位,校、研机构,金融和医院,企业和商业,工、矿、农业,文娱、服务业等)、工作性质和内容(领导机关和具体工作部门)、工作需要(单位和社会)来建立分时段的'6小时工作制'。"此话一出,立即在全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目前百姓每天的工作时间加上通勤花费的时间,普遍要10至12小时甚至更多。"姒健敏对记者说,生活不规律导致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普遍下降;同时,大家"扎堆儿"上下班,集中出行,导致交通拥堵难以疏导。姒健敏说,以上种种弊端,是促使他提出"6小时工作制"的初衷。
在他看来,"6小时工作制"的好处有以下五点:一、劳动效率得到提高;二、可以有序地分配劳动力跟劳动时间;三、如按照最低工时制或计件工资,单位劳动成本在6小时的范围内可以达到最高效率;四、6小时工作制实行四班倒,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五、6小时之后人们可以从事自己精力允许的第二份工作,从老板角度可以合理避开《劳动法》规定的3倍加班工资。针对第三点,姒健敏解释说:"产业工人有效的劳动时间是不可能超过6小时的,如强体力劳动者(农民、矿工)。同时,现在大部分公司员工拿8小时的工资,但是只做了6小时的活。若实行6小时工作制,企业成本降低了。以往8小时工作时间之后付出的3倍加班工资,可以用来再雇一个体力、精力全新的员工,生产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姒健敏的提议是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有待权威部门论证。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贯彻实施好《劳动法》,在现有法律的规定范围内,保障公民合法的休息时间已成当务之急。
姒健敏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都持"雇生不如雇熟"的观点,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在不同行业,根据工作性质和具体要求的不同,有区别地实行6小时工作制,一定会创造最多的利益。例如在服务行业,实行6小时工作制,员工4班倒;在高新技术行业,或者适合实行弹性时间制的一些行业,可以机动地进行一些调整。而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行业在实际运行上肯定是各不相同的。
姒健敏说,要实施好6小时工作制,劳动管理部门要组织成立专门课题组开展调查研究和论证。要综合当前国内部分地区试行商业、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错峰上下班的实情和民意调查结果,做出科学分析,并通过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同时,还需要强调法定正班时段不得改变,严格审查计件工资制在6小时工作时段的合理性,严格执行超时段工作3倍加班工资规定并且每天加班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还要鼓励扩大就业岗位,满足6小时分时段工作劳动力需求;限制劳动者业余时间兼职从事社会服务每周不得超过20小时。
姒健敏测算,按照目前我国总人口13亿,劳动人口7.5亿,富余劳动力近2亿的数量,如果可以实施6小时工作制,劳动效率将得到25%的提升,就业率将在原有基础上扩大30%左右。
网民:八小时都难保证,六小时更是奢谈?
然而,让姒建敏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提议竟引起了轩然大波。
国内众多的门户网站针对姒健敏的提议,在网民中做了相关调查,参与投票的人数均达到万人以上。综合显示,在论及"6小时工作制的利弊"时,超过7成的网友认为它大有裨益。绝大多数支持者认为,此举的最大益处在于,能够更为有效地保障工作之外的私人空间;同时,又能够通过错时上班等方式,有效缓解目前大城市普遍存在的交通拥堵问题。
但在面对"6小时工作制是否可行"的问题是,绝大部分人却明确表达了否定的态度。"8小时工作制尚且保证不了,半夜还经常得加班。"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工作都是靠业绩、成果领取工资和奖金的。为了生计,不要说8个小时了,恨不得一天工作24小时。"6小时工作制"看起来很美,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根本无法实施。江苏省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该省城镇就业人口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9小时;而在甘肃,这一数据为45.09小时。
"坐办公室的哪知老百姓的苦,'六小时制'对老百姓没任何好处,反而更难生存。"更有网友认为,这是知识分子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得出的点子。"6小时工作制"对打工者和农民来说,永远不可能实现。
前面提到的这份调查结果同时显示,江苏的住宿餐饮、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者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均超过50小时,而具体到农民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更是高达57.9小时。网民说,许多生产一线的工人拿的是计件工资,如果把工作时间缩短到6小时,也就意味着他们能够完成的工作量将会大大减少,收入也会因此大大减少。他们认为,通过摊薄人均收入来提高所谓的就业率,显然不可取。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小时,这两个,工作制,中国小时 这两个 工作制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