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赤壁》为什么不改名《赤膊》

编辑:汀滢 来源:南方网
 
人,都有脆弱的时候。像我这样的经济理性人,会有格外脆弱的时候——那,就是刚看完赤壁,一刹那间零落于阶的,千回百转。

走出国泰电影院,我的躯干柔弱无骨,颤抖着指向天空,大头沉重,仿佛要亲吻大地。啊,吴宇森,你的确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不,是长度。

回想几天前,我还在鸟不拉屎的昆明出差,坐在早点摊上,翻开一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左手大拇指和右手大姆指的中间,是满满两版关于吴宇森的访谈。那时,我就暗暗许下了一个心愿:等我回到上海,我一定要去看赤壁。对我而言,虽然赤壁反映的是古代文明,他却代表着现代文明中一切美好的东西。

今晚,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踏进了电影院。虽千万人吾往矣!连江山美人我都看过,我这残破的一生还有什么可以失去呢???

吴导果然没有让人失望,虽然,是那些劝我别看的人。

影片一开始,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雷到了我,宏大血腥的战争场面之前,却没有情节交待,军队们忽焉在前,忽焉在后,根本分不清是谁和谁在打。我安慰自己说,可能是片花还没放完吧!虽然一个小时的片花是有点长。

刘备军撤退的情景,让我想起电影里的红军。关羽同志,则在后方兴办希望小学。看来吴宇森是个潜伏在好莱坞的共产党员啊。

周瑜、诸葛、鲁肃、小乔四个政要,为了一匹难产的马蹲成一排,镜头之经典,让我叹为观止。可怜的小马尽管不愿意面对林志玲可怕的嗓子,终于还是被邪恶的金城武给拔了出来。该小马长大后,写就名作《铁皮鼓》并获诺贝尔奖。

当周瑜政委来到刘备军中视察时,刘备军中主要骨干都争先恐后地进行了才艺表演。张飞用当场书法表演引发了观众的热烈鼓掌,刘备不甘人后,以一手民间草鞋绝活技压群雄。周政委不失时机地用草鞋作比喻,对大家进行了思想教育。

其间,电影院的频道信号接收不好,串线到《十面埋伏》和《色戒》,神奇的是最后又串回来了。投拍四年,耗资五亿,影片中却频频出现对焦不准的现象,电脑特技也很粗糙,不如电脑游戏。

两军遭遇的会战终于到来!占有明显优势的曹军面对毫无厚度可言的八卦阵,奇迹般地未利用战马的冲量将盾牌步兵冲散,而是绕着圈子在阵中奔来奔去。看着这和谐的景象,我意识到吴宇森导演是在用这种方式向张艺谋导演的奥运开幕式致敬。一个世界,一个梦想,超越人种一起绕!

当然,刘备方面军不会因为模拟奥运开幕式而放弃费厄泼赖。只见赵关张三员猛将不带兵器,跳下战马,朝敌营飞快地跑去。开幕式结束,这么快就已经进入田径赛环节?三人的热情让人佩服,但似乎又未听见发令枪响。转眼间,径赛结束,又进入摔跤和撑杆跳高比赛环节,不爱梳头的张飞砰得一声撞上了敌军的战马,令人想起前不久在巴勒斯坦出现的人肉炸弹。赵关长三人频频用肉身阵斩夺旗,正呼应了影片的标题,《赤膊》,只是我实在搞不清到底谁包围了谁。小转铃 


关键字: 内容标签:赤壁,赤膊,改名赤壁 赤膊 改名
下一篇:别把同命同价变成施舍||上一篇:范美忠是自弃世而非被世所弃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