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12万元,北大附中怎敢漫天要价

编辑:秋痕 来源:新华网
 

“报名的时候不说要多少钱,现在孩子那么努力考上了,才告诉我们是12万元的天价。想换其他onmouseover=showTips(event,this,1) onmouseout=hideTips(event,this); href="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7/0712_23_648870.shtml#">学校,许多都已经结束招生了。”12岁的女孩居天(化名)今年小学升初中,在激烈的竞争中通过层层选拔,终于接到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的录取电话。然而录取后,居天的家长才被告知,作为户口在外地的借读生,需要一次性交12万元作为捐资助学,否则不能进onmouseover=showTips(event,this,1) onmouseout=hideTips(event,this); href="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7/0712_23_648870.shtml#">北大附中。(7月10日《北京晨报》)

北大附中是名校,想进去的学生今年超过2000多人。能够进入北大附中必须有两个条件。其一,素质要高。学校经过初选、笔试、面试,百里挑一,只录取200多个;其二,要自愿上交12万元作为捐资助学。两个条件缺一个,北大附中的门就不用进了。

居天的素质不错,但父亲拿不出12万元的捐资助学费,同样没商量。按照有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招生入学的依据;外地居民户口的孩子在北京上学需要交借读费,小学每学期200元,初中每学期500元。严格来讲,北大附中的两个条件都是行不通的。虽然行不通,可已经作为潜规则被广大家长所认可,再加上教育主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大行其道了。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北大附中教务处李主任的话——大约10年前就是这个金额了。我们不妨粗略算一下:一个学生12万元,二百个学生就有2400万,而北大附中至少收了十年助学费。想想看,这些年北大附中共收了多少钱?这些钱都用在了哪儿?审计部门有没有对这所学校进行过审计?而如此收费的肯定不止北大附中一家。

或许北大附中收取捐资助学费很是“理直气壮”,因为教育局有规定,可以收捐资助学费,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要家长同学校协商好,自愿交纳即可。自愿是个好词,其“自由裁量权”很大,学校完全可以狮子大开口。而且凭着名校的招牌,他们也不怕没有“自愿”的家长。规定有口子,学校也就“生财有道”了。

长期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公办中学,在缺乏有效审计监督和管理的情况下收着巨额助学费,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合理”的存在。在初中仍属于义务教育的前提下,这样狮子大开口式的收费,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加剧了择校风的愈演愈烈,让教育腐败有机可乘,让onmouseover=showTips(event,this,1) onmouseout=hideTips(event,this); href="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807/0712_23_648870.shtml#">教育公平遥不可及。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难道还不该引起执政者的重视吗?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万元,漫天要价,怎敢,北大附中万元 漫天要价 怎敢 北大附中
下一篇:学术研究要不要政治正确||上一篇: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崩盘"? "天价表演"成丑闻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