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由薄熙来荐歌反思教育的创新与守旧

编辑:汀滢 来源:人民网
 
重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日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大力倡导在学校开展传唱革命经典歌曲活动,并亲自选定27首歌曲作为全市各级各类各校必教必唱曲目。(《重庆商报》6月23日)
歌曲具有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悠扬动听的特点,在教育的范畴里,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和修养,更是开发智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薄熙来书记推荐经典歌曲,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是十分有道理的,这与薄熙来书记“青年成才一要聪明二要勤奋三要忠诚”的教育理念是非常一致的。
看这则新闻,有两个现象值得我们思考,一是薄熙来书记推荐的歌曲并非新的歌曲,这些歌曲曾经是学校的必教歌曲,为什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这些歌曲远离了课堂?二是薄熙来书记只推荐了27首歌曲,其实还有如《大海航行靠舵手》、《中国人》、《精忠报国》、《黄种人》、《五星红旗》等歌曲,那当地教育部门为什么不趁此良机“举一反三”,反思更多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而只是简单将薄熙来书记推荐的歌曲作为必教必唱曲目?
由这些问题,我们自然会想到创新与守旧的问题。虽然创新和守旧同样重要,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喜欢创新,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没有错,但不知为什么,我们是如此地讨厌守旧?可守旧并没有错,守旧并不等同于固步自封、僵硬老化、抱残守缺,守旧就是尊重传统,珍惜经验。
创新与守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没有守旧根本就谈不上创新,除非你打算创造空中楼阁。没有创新,盲目守旧,也是没有前途的。在某种意义上,不注重守旧,盲目追求创新,那不是真正的创新,而是浮躁。如何实现创新与守旧的有机统一,扬弃就是最好的方式。
在教育领域也是一样,这些年我们高举“创新”的旗帜,而忽视了“守旧”。比如,培养学生的道理判断力,就要把“艳照门”搬上课堂;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就给学生布置“打劫银行计划书”的作业,等等。这些方式可能有效,可是离开了教育“教人为善”、“传承民族”的底线,也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越民族化的东西越国际化,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的今天,如何保证我们的民族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而教育中的“守旧”就更应该受到重视。特别是在西方企图同化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守旧”更是必需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前进,才不会陷入“自我混乱”的西方圈套。(叶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守旧,反思,薄熙来,创新,教育守旧 反思 薄熙来 创新 教育
下一篇:网络暴力出格 法律不应沉默||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笔也很烂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