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不必为赵C胜诉而忧心

编辑:汀滢 来源:北京日报
 

赵C申换第二代身份证,公安部门以名字中有英文字母为由拒绝了,其依据是公安部有关姓名登记的文件,且“赵C”也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赵C不服:这名我用了二十多年了,好记好写没重样儿的,现在凭什么不让用了?于是他告上了法庭。近日一审宣判,赵C胜诉。消息传出,引来一片热议。  

  有人拍手称快,认为公民谁想起什么名字,完全是个人自由,想叫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别人谁也管不着。如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用英文字母起名是个性的表现。支持者们大呼判决彰显了对多元文化的宽容。

  也有人忧心忡忡,认为中国人应以中国字做名字,是约定俗成,也是文化传承。倘若人人以为“我的姓名我作主”而肆意妄为,那不仅是社会交流的尴尬,更是文化传统和汉语的灾难。

  不管赞还是忧,在我看来,赵C的胜诉只是法制的胜利,和文化之类关系不大。

  公民拥有姓名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要起什么名字完全是个人的权利。如果说“赵C”进不了公安部户籍网络程序,那这个错误不在赵C,而在网络程序。至于伤害文化传统,更不是不允许人家叫“赵C”的理由,因为在现代社会里,用强制手段不允许某人做某事的界限只有一个,那就是法律。

  有人说,今天法庭判赵C胜诉,明天就会冒出一堆张B、王C、李@。这种担心大可不必。文化的传承不是靠法律强制推行的,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有强大的生命力。如果您对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有自信,不妨对赵C一笑了之。( 赵 婷)


关键字: 内容标签:胜诉,忧心胜诉 忧心
下一篇:当总书记也成为网友 政治文明迈出新步伐||上一篇:不要一个复活的孔子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