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评论专栏作者杨涛
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期的适用人群为14至28周岁的青年,全国3亿多青年可享受这个假期。连日来,记者展开调查发现,虽然有了相关规定,但“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期却遭遇“落实难题”。至于14至28岁的放假年龄规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性,被普遍忽略。 (5月4日《广州日报》)
“五四”青年节半天假期在许多地方和单位遭遇“落实难题”,但落实了这半天假期的地方和单位情形又如何呢?在我所在的城市,除了少数单位的团组织搞了一些活动外,大部分单位与学校不过是放了半天假,并没有开展任何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这半天假不过是给他们多了一些睡懒觉的时间或逛街时间罢了。这种以休闲为目的的放假与不放假,我实在是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而且刚经过了“五一”三天假日,何必以青年节的名义,再休息半天呢?
今天的年轻人,离“五四运动”已经很久远了,他们已经不能感受当年的热情澎湃,更不用说铭记以“民主、科学,爱国、进步、个性解放”为宗旨的“五四精神”。因此,设立“五四”青年节,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年轻人多休闲半天,而是要牢记先辈们所追求的精神和他们的事迹,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牢记一代一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在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五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而是需要大力弘扬,因为“德先生”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赛先生”远未达到可以歇脚的时候。对今天的青年人来说,现行教育仍不能完全担负培养现代人格的重任,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他们也像父辈一样,易于陷入消费主义狂欢。他们没有经历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没有经历思想解放的狂飙突进的惊心动魄,也会思维僵化,奉权威为至上,缺乏个性与思想,或者怀疑一切,反对一切,与上一代并无多大差别。
公民意识的弘扬,显然不是放半天假,让年轻人睡懒觉和逛街所能实现的。“五四”青年节放半天假是形式,实质内容应该是对“五四精神”重温与回顾,必须是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公民教育。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反对固步自封与怀疑一切的两种极端,借“五四精神”的源头活水,大力弘扬现代公民意识,提倡个性解放,思想独立,提倡做一个能独立思考和行动,具有民主和自由意识,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年节,别把,睡懒觉,当作,时间青年节 别把 睡懒觉 当作 时间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