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人们发现那些已经被盖棺定论的古人竟然会以上述形象再登历史舞台,在现代人面前演绎自己的另一面,让人打开眼界之余,难免会“胡思乱想”。今人则大有把传统颠覆,把历史重写,让古人复活“闹革命”之举动,让人不禁生出一身冷汗。
对于学术性的解读和“有创意”的“恶搞”笔者并不反对,毕竟历史不是一个人的,每一个人都由自己的解读权。“有创意”的“恶搞”虽然有点不合时宜,但这仅是他们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已。这是学术和人身自由,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伏尔泰有句名言: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的确,对一件事有不同的声音是自由的表现,旁人无须横加干涉,但对古人解读或者说“恶搞”要有“道”。
对古人要“搞”之有“道”是说对传统的文化进行通俗性的解读和描述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对古人的生平和历史事实肆意歪曲。要坚持历史对国人教育之益处的底线,而不能完全颠覆人们心中已经认可的史实,否则,对于传统的颠覆就会形成一股歪风邪气,进而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不利影响,严重者可能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以致于影响社会的安定。前些时日,有人说秦桧其实很爱国,鲁迅是亲日的汉奸等都是对传统的恶意颠覆,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如果把这样的事情宣而扬之,那么,对国人思想的影响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国人的爱国主义思想会遭到扭曲,人们的思想会变得混乱,社会思想的恐怖也就不再是一句简单的话。
另外,一些人对古人进行“恶搞”,对历史和事实进行随意歪曲,用以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这些人表率和宣传将不断侵蚀着大众的观念,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人们民族自豪感的丧失和人们对正面典型敬畏感的削弱,这是非常危险的。当然,若是对传统、经典的东西进行有限制的或者是有升华意义的“恶搞”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毕竟经典是不会因为误读和歪曲而造成自身消亡的。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并没有因为周星驰的“大话式”无厘头解读而黯然失色,反而让“西游文化”呈现出了世界性繁荣。
学术需要宽容,但恶搞则需要“搞”之有“道”。否则,颠覆传统,造成传统文化的丧失,人们思想混乱的“罪名”将把恶搞者永远定格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张凤鸣)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人要人要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