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家在选择和评论作品时,往往也太随意了,拿了‘红包’,就顺着作家说话。”
文学作品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从道理上说,与文学相伴相生的文学批评,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文学的健康发展。因此,所有文学评论家都应该立场公正、立论公允,可以有偏执,但不能有偏见,可以有赞扬,但不能有吹捧。参与的每次作品研究,都应该是只有文学味,没有铜臭味,只出批评声,不出阿谀声。只有这样,文学批评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也才能让作者真正受益,并促进文学的发展、繁荣。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在文学批评中已经很难见到真正的思想交锋和真知灼见了,看到的都是表扬和自我表扬,以及不痛不痒的无聊文字。原来,这都是“红包”在作怪,都是钱闹的鬼。只是,一些被评论家们推崇的作品,一出圈子就无人喝彩了。
现在,文学界的一些人总是慨叹,文学由缪斯女神沦为金钱的婢女,由大众的宠儿沦为弃物;有的作家总在抱怨人们只追求物质,不讲求精神生活,却不愿意反思“红包批评”对文学的伤害。所以,要想让文学再次成为公众追捧的缪斯女神,作家和批评者都必须有严格的自律意识,都必须遵守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规律,坚决杜绝那种为金钱而创作、为红包而批评、为钞票而叫好的现象。只有这样,文学才有可能重新走进大众的生活,并出现传世的精品。(文/张剑虹)
关键字: 内容标签:阿谀,文学界,铜臭,拿了,红包,钱就,批评阿谀 文学界 铜臭 拿了 红包 钱就 批评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