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懂满文者不足百人 奢谈什么和谐

编辑:秋痕 来源:星岛环球网
 
清朝崩溃后,满族地位急降,而经过几十年急速汉化,至今中国竟得不足一百人懂满语,而会书写满文的人更少到不足二十人!在此严峻形势下,抢救满文满语已是刻不容缓,但全国唯一教授满语的小学,两个满语老师却被拖欠了一年零四个月的工资。在高唱民族和谐的今天,出现这种情况,委实令人痛心。

  去年中,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目前中国会说满语的人已经不到一百人!”以满族近一千万人口计算,竟然不足一百人会说满语,当中部分更是耄耋老人;不仅如此,能书写满文,又或进行汉满文翻译的人,全国也不足二十人,比日本、俄罗斯、意大利等地懂满文的人数还少!谁会想到,二百年前的清朝,还是处于空前繁荣的盛世帝国,今天竟落得如斯境地!

  虽然满文满语濒临“绝种”,但当局似乎仍然孰视无睹。黑龙江省是其中一个主要满族聚居地,齐齐哈尔市的富裕县三家子村,更被称为满语研究的活化石,因为这是全中国唯一有村民日常仍使用满语沟通的村落,这里有三个年老村民能非常流利地说满语,能听懂并会说大部分满语的也只有十人。

  两年前,时任富裕县副县长的赵金纯大力推动下,县政府拔款四十万元(人民币,下同)建成全中国唯一的满语小学,共有七名老师可勉强教授满语,其中两人专教满语的老师,他们都是从祖父母身上自学而成,教材则是赵金纯编写,每班每周两堂满语课。

  不过,这个满语课程从一开始就是命途多舛。首先,满语只是业余课程,并没纳入国家教学计划,家长觉得没有用处,不太愿意孩子修读;其次,自从赵金纯上调担任齐齐哈尔市政协副秘书长后,三家子村小学的满语课程资源更少,连两个满语老师的薪金也被拖欠了一年多。

  这两位老师的薪金每人每月相信也不过一千元左右,一年才不过二、三万元,而国家现在每年税收超过五万亿元,九牛一毛也不愿付出,还奢谈甚么保护少数民族呢?而且,满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保护满文满语,不就是保护我们的民族遗产吗?从小学教起,不是保护满文满语的最佳途径吗?

  更重要的是,满语为清朝国语,满文则是国书,现今保存的档案浩如烟海,仅中国已有二百万件(册),全球更有多达五百万件。清朝政府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及颁行的文告、档案,都有满文文本,奏折公文,还有碑刻、谱书等也都是用满文撰写,这些都是研究清代历史、内政外交的重要文献。

  我们有虚心接纳过、尊重过我们的少数民族文化吗?在大汉沙文主义思想作崇下,所谓大量投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只是维系国家统一的手段而已!民族和谐,只面扯在我们身上的遮羞布,用来堵塞外界批评,又或合理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掠夺,因为我们很少思考怎样去保护他们的文化和文明!要真正的保护少数民族,就从拯救满语满文开始吧!(作者 潘小涛)

关键字: 内容标签:满文,百人,和谐满文 百人 和谐
下一篇:李清照变身赌神 是谁在盘剥古人||上一篇:好人应是真人而非圣人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