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工艺美术谁来传承

编辑:汀滢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工艺美术
景泰蓝大师张同禄的《吉祥宝灯》、花丝镶嵌大师王树文的《中华世纪龙》、雕漆大师文乾刚的《剔红银胎壶》、定窑大师陈文增的《刻花双节瓶》、醴陵瓷大师陈扬龙的《盛世牡丹瓶》、漆线雕大师蔡水况的《哪吒试法》、木雕大师王笃才的《千里雄风》……一组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的手工艺术精品,3月19日亮相全国政协礼堂。周锦云、张同禄、朱玉成、徐朝兴、王树文、陆光正、李博生、文乾刚、陈文增、冯久和等2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汇聚一堂,共商中国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大计,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养后备人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家授予工艺美术创作者的最高称号,1979年由轻工部评出第一届,当时称为“中国工艺美术家”。1988年第二届评审时改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93年、1997年中国轻工总会组织了第三届、第四届评审,前四届共评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4名。2007年1月11日,由国家发改委主持了第五届评审,又评出161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至今我国共评出365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们都是身怀绝技的传统工艺美术大家。
据调查,由于体制转轨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许多传统工艺美术面临失传的窘境。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这些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多数已成为所在门类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文化传承的使命落在他们的肩上。由于这些大师的年龄普遍偏大,365位大师中已有六分之一去世,在世大师多数已进入老年,后续乏人,当务之急是尽快选拔、培养年轻人才,为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打造各个工艺门类人才的传承梯队。
由300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集体担当“伯乐”的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3月19日正式启动。该活动以激励艺术创作、发现杰出人才、传承民间艺术、繁荣传统文化为宗旨,为中青年工艺美术人才健康成长搭建一个理想的平台。
每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亲自推荐若干位本行业的中青年骨干艺术人才,参与这一大规模的艺术创作活动。由活动组委会邀请被提名者创作一件参赛作品,所有参赛作品集中北京,统一在网上公示,接受公众的投票。同时,由2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集中评审。最终由活动组委会综合公众投票,在每个工艺门类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技艺奖、优秀创作奖,获奖最多的提名者获得最佳伯乐奖。
工艺美术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风范高雅,深受中外收藏者的喜爱。工艺美术作品分为雕塑工艺、织绣工艺、金属工艺、陶瓷工艺、漆器工艺、编结工艺、玻璃工艺、花画工艺、纤维工艺、戏装道具、文房四宝、民间工艺十二个大类。每个大类可根据原材料质地的不同进行细分,如雕塑工艺又分为:牙雕、玉雕、石雕、木雕、铜雕、竹雕、骨雕、角雕、砖雕、金石印纽等;花画工艺分为:贝雕画、羽毛画、麦秆画、烫烙画、布贴画、丝棉画、内画等;编结工艺分为:竹编、草编、棕编、藤编、柳编、葵编等。在我国广为流传的民间工艺包括:剪纸、风筝、灯彩、泥人、面人、皮影、彩蛋等。从五届大师的评选结果来看,工艺雕塑类、艺术陶瓷类、文房四宝类等工艺美术传统大项的人才实力雄厚,所属门类的发展也表现出了强劲势头,当选大师较多,作品也是当今收藏市场中的热门品种。(建 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工艺美术,谁来,中国,传承工艺美术 谁来 中国 传承
下一篇:京剧进校园,仅仅是个“开始”||上一篇:"祭黄"大典真的需要国家办?大部分网友反对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