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甚至能为一个我所钟爱的理论遭到证伪而感到高兴,因为甚至这也是一个科学成就。”
—约翰·卡鲁·艾克尔斯
引自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
记得北大赵辉先生数年前就说过:“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有城,已经不是新闻了”。自1930年山东历城“城子崖”考古发掘发现了城墙以来(见傅斯年等《城子崖》,中研院史语所,1934年),70多年来已经发现了史前古城近百座,但从未有如今之杭州发现“良渚古城”这般被刻意“炒作”的。2007年11-12月间,《浙江日报》、《中国文物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均以头版头条地位报道了浙江省文物局与杭州市政府联合发布的重大新闻:“经过18个月的努力,我省考古人员在良渚遗址莫角山四周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完整的古城墙基址。考古学家称其为‘中华第一城’,其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考古学家、北大教授严文明、原故宫博物院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都在实地考察后肯定了该结论,并进行了高度评价。此后包括《光明日报》在内的国内外大小媒体数百家都进行了相关并且连续的报道,该项考古负责人刘斌还多次发表电视讲话,可谓声势浩大。笔者认为这个“良渚古城”既非“良渚”时期,也非“城墙”,试证之:
既称“石破天惊”,何不先问如何“石破”?
浙江省文物局局长鲍贤伦说这次“良渚古城”的发现可称是“石破天惊”,但为什么不先问一问良渚人是如何“破石”的呢?各报纷纷刊登了“良渚古城”发掘出来的铺底石块的大幅照片,笔者见报的第一感觉就认为“良渚人”若真能够把石块“破”成这样,那倒是“石破天惊”了,众所周知,良渚文化还处在新石器时代,根本不会使用后来出现的青铜器和铁器。良渚考古60年还没有发现任何同时代的金属器。这就来了问题:那么多石块都是30-40公斤左右(刚好一个人可扛动),是用什么凿开的。
我到发掘现场参观了多次,隔着红色禁戒线只能远望着那些涂着厚厚泥浆的石块,从心里羡慕考古学家。终于盼来了下雨,冲洗出某些石块的几个侧面,让我们发现其中不少还是火成岩(花岗岩就是火成岩的一种,硬度达摩氏5-7级),那是要用今天的合金钢钎,还要花大力气,抡18磅大锤才能顺着岩逢把它们凿开的。石块那种锋利的呈放射状的棱线只有如此才能产生,这里最起码要能使用经过“淬火的铁器”。自然风化和火烧开裂是决不能产生这样锋利的棱线的。
中国古代的“钢铁”和明末的“攻石椎”
今天的钢钎可以长至1米以上,那是因为是合金,他的强度远比中国汉唐的铁器强。但现代钨钴合金的钢钎是19世纪中期以后才从西方传进中国来的。清代早期凿石的“钢”钎,居然长不足10厘米,一定要用钳子钳住“钢”钎才能使用锤子砸,否则会砸在手上。为什么会这么短,就是因为石硬,如钎长了,砸易断。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锤锻第十介绍了“斤斧”、“锄”、“”(即锉刀)、“锥”、“锯”、“刨”、“凿(罗案:乃木凿)”、“锚”、“针”等的制作方法,甚至当介绍到“攻石椎(通今锤、槌)”时也不见有“凿石钎”或类似物的介绍。可见当时还没有可以凿花岗岩之“钎”。人类的一切生产工具或兵器的制作,必须是先有了制作的原材料后才可能产生制作工具的冲动。当时也许因为还没有可以凿开花岗岩的材料,所以也就没有产生“钎”类的工具。清《武康县志》载明万历《禁石宕文》说当时“各据山头,广招石匠,斤椎斧伐,日夕无休”。只言“斤椎斧伐”,可证当时无“钎”。明清的武康县乃采石大县,“武康石”曾赫赫有名,因此武康采石可代表当时中国较先进的水平。武康今属德清县,与今“良渚古城”不过30公里,明清钱塘县采石也可想而知。
不过我们稍微浏览一下《天工开物》,就知道我们了解中国至少在明末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钢。该书说:即使“刀剑绝美者以百炼钢包裹其外,其中仍用无钢铁为骨。若非钢表铁里,则劲力所施即成折断。其次寻常刀斧,止嵌钢于表面。即重价宝刀可斩钉截铁者,经数千遭磨砺,则钢尽而铁现也。倭国刀背阔不及二分许,加于手指之上不复欹倒,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这说明,中国至明末连日本“钢”刀也还不会制作。当时所谓“钢刀”即“钢包铁”也!此“钢”不过是经锻打和淬火工艺使熟铁表面和刀口更硬而已。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就记载了中国军队与倭寇交战,战刀被倭刀砍断的情况,可以为宋应星佐证。据日本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统计仅11次日本赴明“勘合船”就卖给明政府日本刀20万把。明朝规定当时不许民间买倭刀。如果中国当时能够生产倭刀那何必花重价买呢?正德六年因为明地方官府想压价买刀,日本遣明正使,83岁的高僧了庵桂晤竟然以自杀相拒(至中国的刀价为日本的5倍),终于迫使明政府让步。可见明朝大买倭刀并不是因为人家的刀便宜,而是人家的刀确实好。宋代自欧阳修写了《日本刀歌》,历元明清三朝,《日本刀歌》居然成了一种固定的歌行题材,许多名人都以能获一把倭刀为荣。嘉靖时,亲自指挥过抗倭战争的唐顺之在自己的《日本刀歌》中一边斥日本为“倭夷”,一边却对日本刀大为称赞。其言刀“身上龙纹杂藻行”,是说当时日本刀使用的材料与中国刀浑然不同,刀身因为材质本身显示出一种特殊的花纹,而并非特别刻铸的花纹。中国古称西亚刀材料为“花纹钢”,日本刀的花纹正与此类似。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良渚,一只,又是,遗存,古城,老虎,文化,被指非良渚 一只 又是 遗存 古城 老虎 文化 被指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