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四川师大教授钟华写文章批评北师大教授季广茂《嬗变》一书文题不符、信口开河以及屡屡出现常识性错误等等。去年12月5日季广茂前后发表了8篇文章回击钟华,称其是屁眼教授,无耻下流。此事引发一场网上口水战。在各方压力下,骂人博文日前已被季广茂删除,其本人也做公开道歉。
风奋
“我骂屁眼,关你什么屁事!”———这是我很希望从所谓“屁眼教授”事件中,两位当事人嘴中听到的话,很可惜,我没有听到,看到的只是在网络和媒体重压之下的孱弱和妥协。
教授骂粗口,是学术丑闻?那媒体或者高校还是多关心下那些更“丑”的问题吧,学术期刊买卖版面、行政官员垄断学术资源,以及很多很多勾心斗角争夺科研经费的内幕吧。更何况,粗口能算上道德问题的话,这又和学术有何关系?教授在这里骂人,只关乎情感和嘴巴。事实上,在笔者参加的许多所谓学术研讨会上,倒是希望能遭遇此类很“激动”的研讨会,可惜大部分情况下只有温吞水和“屁”也不如的恭维,相对而言还是季广茂的骂人更可爱、更性情些,希望在某些学术会议上他也能有这样的魄力。
骂“屁眼”,反映学术批评的浮躁?季广茂骂人的博文出发点肯定不是学术批评,只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本质上和在街上骂娘没什么区别。街上骂人万一无意被传到当事人耳中,也许会引起进一步冲突;博文又有什么区别,季广茂不雅之言通过“恐怖”的网络传到了当事人耳中,更“恐怖”的是听客们貌似很道德地指责季广茂。
其实,谁都可以骂屁眼,很不幸季广茂是名牌大学教授,他似乎要为自己的身份长脸而不能丢脸。而媒体、网络、还有据说喜欢看象牙塔丑闻的大众喜欢看着教授、大学生们丢脸,于是教授、大学生、硕士、博士常常登上网络、媒体的显著位置,据说不是因为什么成就,仅仅是丢了脸、出了丑。这是一种扭曲的看客心理,在某些更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前很胆小,而他们很容易欺负。当然两位当事教授也太脆弱了,特别是起初貌似很“爷们”的季广茂。在想象中的学阀、学霸林立的学术界,季广茂“妄想”自己是个无辜的被压迫者,他只能以无力地骂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
不得不搬出那个典故,只有那些没有骂过人的人,才有资格评断此事,其他人请闭嘴。
关键字: 内容标签:粗口,更多粗口 更多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