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说“梨花体”抄袭很傻很天真

编辑:秋痕 来源:红网
 
女诗人赵丽华的“梨花体”曾经轰动一时。然而,日前却有人爆出赵丽华引以为傲的诗歌手法其实是抄袭自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赵丽华对此予以否认,表示:“我赵丽华非常骄傲地说,我甚至不愿意重复自己。我说过我宁可走到岔路上去也不会重复别人的老路。”“所以我只许别人抄袭赵丽华,还真不许赵丽华抄袭别人。”(2月27日《华商报》) 
  “梨花体”是抄袭?怎么还有这样天真的说法?别说“梨花教母”本人要矢口否认,就连在下都看不上眼了。这简直是无知无畏、信口开河嘛。
  “梨花体”还用得着抄袭?随便找个人,还不是张嘴就来呀。如果你实在是榆木脑袋不开窍,搞不明白啥叫“梨花体”,我建议你到幼儿园去,把那些说话不利索的孩子的只言片语记下来,我很负责任地告诉你:保证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梨花体”。
  “梨花体”创作起来如此简单易行,谁会傻到去抄袭别人呢?“梨花体”的巨大生命力,就在于非常大众化、通俗化,把神圣的诗歌拉下了神坛,走进了普通老百姓当中,满足了大家伙儿都来当诗人的梦想。“早在全国人民仿写赵丽华诗歌之前,诗歌界就不断有抄袭我诗歌或仿写我诗歌的现象存在”,“梨花教母”绝非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梨花体”所带来的全民写诗的狂潮,分明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呀。
  “梨花体”的巨大贡献,择其要者有以下几条:一是给公众带来了难得的娱乐和狂欢的机会;二是使低迷多年的诗坛再次“雄起”;三是极大推动了印刷业、造纸业、互联网业、新闻出版业等诸多行业的繁荣昌盛,拉动了内需,为GDP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形体艺术有“芙蓉”,诗歌艺术有“梨花”。“绝代双娇”的出现,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重要的文艺现象之一,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们用事实向世界证明,作为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们不仅在以前创造过辉煌的文明,新时代里也能产生“大师”,也能挺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说“梨花体”是抄袭很傻很天真,我们必须坚决予以驳斥。怎么能把这样的光荣拱手让给外国人呢?发出这样不和谐的声音的人,到底是何居心?!为了把“梨花体”的根留在中国,让后代都能知道诗坛曾经出现过这一盛事,我建议:成立专门的基金会来支持和保护“梨花体”,甚至可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只有这\样,\才\能把“梨花体”真真\正正\传\承下去\呀

关键字: 内容标签:梨花,很傻,天真,抄袭梨花 很傻 天真 抄袭
下一篇:中国电影不要太在乎奥斯卡||上一篇:关于于丹和猪肉间的那点尴尬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