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善举不该被质疑

编辑:秋痕 来源:中新网
 

1月9日上午,由中国国际慈善基金会、中国佛教协会等主办的2008国际慈善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开幕。论坛开幕式举行了颁奖仪式,睿吉祥活佛(中)、台湾海涛法师(左)、香港衍慈法师等获得慈善功德人物奖。

美国《侨报》1月26日发表题为《善举不该被质疑》的评论文章说,人们批评着缺乏慈善行动的社会,却又质疑着投身慈善公益的人,当下中国舆论环境即处于如此矛盾和悖论之下——当公众对这类善举质疑过多,只会令当事人心凉,更让其他有行善想法的人产生杂念而左右摇摆、举步不前。 
  文章摘录如下: 
  大陆媒体近日报道,辽宁大连一位包工头原立宪,投资1300万元人民币修建烈士陵园,为此先后卖掉多处房产,还差点卖掉办公室。他走访大陆多家烈士陵园、纪念馆,最终修建出别具特色的纪念馆,建成后免费供人们瞻仰和纪念烈士。 
  很多人对这位投身善举行动的人表示怀疑:“他这人肯定有野心,有别的目的”;“他是在个人炒作,就是想出名呗!”。面对质疑,陵园的重建者原立宪总是回答说“没有答案”,他说愿意做陵园中280位烈士的“孝子”,在此守候一辈子。 
  在笔者看来,对于“包工头建烈士陵园”的举动毫无质疑的必要,且不说这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即便他真有什么野心,但只要是出于公益目的就好,而慈善事业有时或许也需要类似“作秀”的榜样——因为正义需要倡导,善举应当弘扬。
  一直以来,大陆富人被外界指责缺乏慈善精神:2006年大陆慈善榜中,慈善家余彭年以累计捐资20亿元名列第一,但他却根本未能进入胡润的“百富榜”。而“百富榜”中的富豪,只有极少数上了慈善榜。这些都曾引发公众对富人社会责任的大讨论。 
  而有些富豪即使做了善事,也不愿透露姓名。 
  去年《福布斯》取消中国慈善榜,相关人士解释为:中国的慈善事业不如外国成熟,很多富豪捐赠方式隐秘;不少企业家保持低调,不愿公开其在慈善领域的贡献,增加了资料调查难度。 
  另一方面,当富人真正投身慈善公益,社会却又没有给他们足够的理解与接纳。如第一个“裸捐”的艺人牛群,招来众多非议和质疑。牛根生将自己全部持有的市值超过23亿元的蒙牛股份捐出时,超过半数人议论“至少他还会留一手在后面,不会让你们知道”…… 
  人们批评着缺乏慈善行动的社会,却又质疑着投身慈善公益的人,当下中国舆论环境即处于如此矛盾和悖论之下——当公众对这类善举质疑过多,只会令当事人心凉,更让其他有行善想法的人产生杂念而左右摇摆、举步不前。 
  因此,对于本来就稀缺的投身公益事业的商人,公众应该少一些怀疑与非议,多一份理解与尊重,官方更应少一点“置身事外的淡定”,多一些宽容接纳与保护。


关键字: 内容标签:善举,质疑,不该善举 质疑 不该
下一篇:博物馆的大门为谁而开||上一篇:文化宣言如何变成了欺世盗名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