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08中国被妖魔化省份排行榜暴露了啥?

编辑:汀滢 来源:工人日报
 
“哪是被妖魔化最严重的地区?”日前,有网友在某网博客发帖“2008中国被妖魔化省份排行榜”,引来众多网友对该帖所描述的各省份被妖魔化现象热议。比如,河南人是公认被严重误解和妖魔化的地域人群,位居榜首;湖北则因天门城管打死人事件而名列第二;陕西为“华南虎事件”困扰而被视为“造假文化”的代表;山西的 “黑砖窑事件”使网友认为山西旅游是“冒险之旅”,怕一不小心便沦为“黑奴”;江苏南京的“彭宇事件”,则让网友有了做好事恐惧症;广东人则因为“吃在广州”而落得个“胡吃惨吃啥都吃”的恶名;浙江人则被描绘成暴发户……(见1月28日《新快报》)
改革开放30年了,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呈现多元化趋势。有人因某一事件以偏盖全地将某一省份妖魔化,相信大多数人能够理性地看待这个所谓的排行榜。所以,被妖魔化不可怕,可怕的是某些人的顽固不化。
一个地方的工作总是有成绩,也有问题,这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有些地方的有些人忌讳暴露问题,特别怕舆论监督。一出了事,总是想法捂着。如果有媒体记者前来采访,高度戒备。这种讳疾忌医,就是一种顽固不化。
有些地方,出了问题,能拖则拖。陕西绥德县“校长被拘”事件发生后,当事的县长迟迟不肯道歉,后来还是在市委书记带领下,才不得不来个“半夜道歉”;还有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件的伤口在人们心头尚未愈合之际,河北临西县又上演“黑窑主送丢黑窑工”闹剧。这种敷衍塞责,也是一种顽固不化。
诚然,顽固不化的毕竟只是少数人。随着我国民主和法治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官员认识到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近来,不仅有昆明市委书记履新时表示欢迎“负面报道”,也有江西省委书记的“我们深深体会到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一说,更有安徽省委书记表示,安徽是一个发展中省份,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希望新闻记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舆论监督,要敢于曝光阴暗面,勇于鞭挞假恶丑,对于那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要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可见,大多数领导干部头脑清醒,对待成绩和问题持有两分法。
祸兮,福之所倚。那个“被妖魔化省份排行榜”里,“被妖魔化的省份”似乎看起来有些丢颜面,但如果这些地方的人能正视被妖魔的事实,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也许今天被妖魔会成为明天前进的动力,坏事最终变为好事。
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一些地方将被妖魔化视为“大不敬”,不仅不认真对待,反而来个变本加厉———如此顽固不化,最为可怕。(张传发 原题:不怕“被妖魔化”,只怕“顽固不化”)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省份,妖魔化,排行榜,暴露了中国 省份 妖魔化 排行榜 暴露了
下一篇:“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辨||上一篇:文革如何改变中国的“方言”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