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手机短信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手机短信也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和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改变世界的一个因素”。而承载了情感与文化的短信传播,更深刻影响了人,乃至改变了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正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面对今年10月底已突破5.3亿的手机用户,面对持续攀升的全国短信发送量,面对手机日益成为一个文化场、思想场、舆论场的局面,面对手机短信媒体化特征日益明显的趋势,面对年轻人偏爱发手机短信的情势,我们又岂能不深入发掘这样一个优秀的交流沟通的新载体?岂能不引导这样一个庞大的传播思想文化的新市场?
因而,我们不仅需要倾力弘扬健康、积极、向上的红色短信文化,以挤压不良短信生存空间,净化短信文化市场,更需要持续打造优秀的红色短信文化,使其成为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涵养滋润人们的社会生活。
一条短信,常常改变一种思路,影响一种心情。试想一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抑或在空虚无聊之际,读到那些健康、积极、向上的优秀短信,是否或有笑,或有泪,或有思悟,或有振作?优秀健康有益的短信源源不断地产生和传播,对人们的生活必有增益,对人的心灵必有净化,对人的文化素质必有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风尚。
“红段子”的风行表明,相比“黄段子”、“黑段子”来说,公众对健康积极向上的短信有一种内生的需求。而就转发与原创而言,公众的原创热情与水平令人惊叹。如此众多的人参与各种“红段子”大赛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参赛作品中有如此多的颇有才华的短信,使我们看到,公众是短信创作的巨大源泉。
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激起他们真正的短信创作热情的,是“红段子”和e拇指短信文学大赛的主题给公众打开了一扇心之门,使公众愿意倾诉,愿意表达,愿意交流。从大众情感话题,到社会关注热点,从请打工者一吐酸甜苦辣,到请热爱家乡的人一表对脚下这片热土的一往情深,再到对生活的观察、提炼与哲思,莫不契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表达欲望。公众积极创作优秀短信的本身,就是主流文化在润物无声地涵养公众生活。
从心灵里面流出来的真情文字,必定能流进心灵里面去。从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真挚感受,必定让人有所共鸣,有所启迪。短信以中国文字特有的张力和魅力,以其所具有的独特而微妙的表达方式,最容易体现一个人的志趣、品位与文化的内涵。而短信文化的平民性、大众性,决定了它对公众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只要我们搭建好红色短信创作与传播平台,继续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和体制机制,海量的健康优秀的短信一定能够从公众中来,又能够回到公众中去。
关键字: 内容标签:涵养,红色,短信,文化,生活涵养 红色 短信 文化 生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