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期金矿效应渐成
今年贺岁档,涌进了近20部影片。进口分账大片在年底的偃旗息鼓,加之节日的观影效应,使贺岁档成了国产影片的狂欢派对,密集扎堆成为这一档期的明显特点。而明年的贺岁档,《赤壁》下集、《梅兰芳》两部大片也已早早预订了席位。
事实上,在欧美,档期意识已深入人心,也深刻影响着观众的观影习惯。在国内,自从十年前,冯小刚引领起贺岁档风潮,档期意识也逐渐形成。目前,贺岁档、暑期档已成为国内电影档期的两大“金矿”。以今年暑期档为例,6月至8月,内地院线共上映中外新片34部,投放市场拷贝5320多个,观众数和票房双双创下新高。和贺岁档一样,明年的暑期档,《赤壁》上集、《木乃伊3》也已宣布“进驻”。
本土档期有待开发
随着档期票房“金矿”效应逐渐凸显,像贺岁档这样时间跨度长、受众面广的“黄金档”,就成为影人必争之地。而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期间,影院的排片表上,也往往呈现出新片多到“吃饱撑足”之势。影市冷热不均的现象十分明显。
而欧美等成熟电影市场,除了合家欢的贺岁档和以青少年观众为主的暑期档外,不同的节假日都形成了完善的细分市场档期,并根据这一档期的观众口味制作拍摄影片。复活节档、感恩节档、万圣节档都是当地观众熟悉的观影档期。专家指出,电影发行讲究档期,是遵循和适应市场规律,档期意识的增强也能够促进电影工业的良性发展,但国内电影业的档期规划除了近年来引进欧美市场各种概念外,开发更多适应本土观众需求的档期更是摆在眼前的课题。
明年新节假日呼唤对接
明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都将放假。新增的休息日里,市民能否在影院里获得休闲享受?国产电影是否能抓住新的档期机遇,在引进大片的包围里成功突围?业内人士指出,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新增节假日,有望成为国产影片的突破口。今年暑期,周杰伦自导自演的爱情片《不能说的秘密》在即将下档前恰逢传统的七夕节,观众的观影热情再度升起,票房因此焕发“第二春”,就是传统节假日档期潜力的一个明证。
民俗专家指出,开放适应本土观众需求的新档期,一方面是推动国内电影产业新发展的契机,另一方面,传统节日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外显,它们的发扬和推广,也需要商业文化的带动。电影,作为现代人最为熟悉的文化产品之一,理应成为新的、优秀的节俗产品。“如今的影院消费人群中,青年人是绝对主力,开发本土化档期对于他们来说,是休闲需求,也是传统文化渲染教化的良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贺岁片,档期,金矿,凸显,争夺,效应,激烈,电影贺岁片 档期 金矿 凸显 争夺 效应 激烈 电影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