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的原因,现今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或者说了解不够,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断裂,致使我们的文化在浮躁与平庸中迷失了创新的精神与活力,如影视剧千律的模式化,美术作品创作中的格式化,文学作品的空洞肤浅等,导致低俗文化大行其道。我们不妨回忆一下,韩剧《大长今》不仅是给我们演绎了一个韩国女性的命运,重要的是剧中处处凸现的文化品位,让我们回味无穷。大家不难看出,恰是我们丢失的传统美德,却在别国他乡的文化艺术中得到了传承与彰显。这不能不给我们以思考和启示。
试想眼下的文化单位、高校,又有多少人读过类似《论语》这样的经典?又有多少人精通传统的古诗词?应该说我们今天的人对传统优秀文化已丢失得太多太多,而于丹却走出书斋将传统的经典化解成自我的感受,传播给平民大众,于丹作为一个学者、文化人,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引领与反思,也是一种对时代优秀文化的精神回归。在今天,我们更需要用民族优秀传统的文化来建设和谐社会,而不仅仅成为博士、学者专家书斋中的摆设。于丹的价值不仅仅是她向民众解读了《论语》、《老子》、《庄子》,而在于她将传统的民族智慧与当今的时代发展相融合,为我们今天创新发展和谐的先进文化提供了依据与思考的空间,可以说,于丹做了一件大好事。
画家中有一种说法“笔墨随时代”,应当让经典在时代的发展中,在民族文化的复兴中彰显出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让经典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时代,才可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从而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如果我们做的学问仅仅是书斋中的阳春白雪,学者博士圈中的学问,而不能为民所用、为时代所用,那么也就失去了做学问、做学术的意义。让经典走向大众,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急需的一种文化精神,也是提高整个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必要。(刘玉社)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众,走向,经典大众 走向 经典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