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者为例,批评家说,《教授研究丑男 怎一个荒唐了得》、《“丑男”难道也是教授研究课题?》,还有《社科院教授请你做点正事吧》,等等,总之指责教授不务正业。《做正事》一文作者,还极大地质疑张的智商,并予以研究建议,似乎比教授本人更明了其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但是,张结海的研究,确乎是基于中西审美差异而做东文西渐的思考。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通过大脑产生思想、而不只是在键盘上做手指运动的批评家们,也应该承认:在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的当今世界,当电影文化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研究国产电影如何走向世界是有意义的,而其中就包括如何适应西方审美的问题。所以,“美女、丑男”这“值得所有希望走国际路线的中国电影人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实际问题而非荒唐结论,只是其表现形式,示人以哗众取宠印象。
可悲的是,“美女”和“丑男”,是张研究的两个枝节,而网络却把枝节放大成树木本身,并以“社科院教授称西方女人眼里李亚鹏谢霆锋是丑男”这种吊人胃口的标题,推上看台。于是,粗疏到看新闻只看标题的批评家们粉墨登场,把对哗众取宠的批评上升到对内容的批判,用对新闻标题的批判批判张的研究本身,这矛头哪里射得中目标?
现在的网媒,颇增了“玩你没商量”的兴致,“丑男”报道即是这样的案例。媒体用勾人的标题吸引读者之时,当然不会做“文题不符”的提示,而使笔者困惑的是,看新闻应该看全文,发议论必须过脑子,以批评家的阅历,难道没有这样一个读写经验?
教授的“荒唐”,确有网络制作的原因,但不能原谅批评家的断章取义。两千年前,有“三人成虎”故事;七百年前,有“以讹传讹”传说;而这个网络时代,一则热点消息,一日之间可以衍生出无数版本。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若不辩其真伪虚实而轻置褒贬,是非混淆不可避免之外,即是这篇文字,也应改“批评家断章取义”为“批评家浅薄”了。
对文化人断章取义的批判,可以视为“文化仇富”现象。对物质财富拥有者的仇视,多已变成“仇富者”对财富的追求和创造了;对精神财富拥有者的仇视,才刚刚上演,而专家教授首当其冲,比如于丹,比如李零,也比如张结海。值得欣喜的是,文化和文化人被噱头化的另一面,标志着文化建设渐进于引人注目阶段,只不知须待何日,“文化仇富”也走上对追求和创新文化的正途。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断章取义,哗众取宠,教授,文化断章取义 哗众取宠 教授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