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日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兴趣。西方有些人士由于自身文化矛盾和弊端的困扰认为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人际关系、族群关系、国家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找到一条解脱各种危机的出路。我国也有些学者认为,孔子思想和儒家文明具有明显优势,将会引领21世纪世界文明的潮流。对于这样一些言论,我们究竟怎样看待呢?
认为儒家思想在21世纪将引领世界文明的人士,期待中国能够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更多的贡献,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们对世界文明和历史发展的规律,在认识上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西方世界的社会弊病和矛盾,是由它们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且不说儒家思想有其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即使是那些对于我们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值得继承的传统思想和道德,对于别的国家来说也未必能适应他们的国情。何况西方国家一些怀有文化偏见的决策者及其谋士,始终不忘要把他们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推广到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身处当今的国际环境,竟然想要中国的儒家思想在21世纪引领西方世界,这岂不是要招痴人说梦之讥吗?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曾经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文明元素,儒家思想的一些精华,诸如以人为本、尊老爱幼、重视诚信、和而不同、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等等,在21世纪和以后世界文明的构建中,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孔子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历史遗产。我们应该珍惜这份文明遗产,但如果认为孔子可以充当世界文明的教主,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研究孔子及其思想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宣传孔子及其思想也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只有这样,才是对待孔子及其思想的正确的科学的态度。(林甘泉 原题:“儒化中国”行不通)
关键字: 内容标签:痴人说梦,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国 无异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