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官本位首先表现为“人员官僚化”。国内稍微有点儿名气的大学一般都是副厅级,再高的就是正厅级、副部级,大学校长则是相应级别的官员,而且许多都是由政府司局级干部“空降”出任或升任,而没有形成从不具有行政级别或官员身份的名教授、名教育家中选任校长的机制。
“人员官僚化”的结果是,做官的逻辑压倒了办学的逻辑,行政权成为大学的权力中心。表现在现实中,大学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科体制的确定、教学体例的设定到科研立项及课题经费使用,基本上都由行政命令主导。教育行政主管机关及其延伸到大学内部的行政部门对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干预,比政府主管部门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更加有力。
今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提倡教育家办学。按照这个要求,就要让教育家而不是“教育官”在高校办学中唱主角,要逐步淡化以致取消大学校长的行政官员级别。校长的选聘,也可以由本校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在更开放的范围内遴选杰出教育家出任校长,真正实现“教育家办学”。
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一批有丰富学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教育家担任大学校长,这样将使官本位在大学校园日渐式微,大学校长将成为一个享有很高地位、荣誉和尊崇的“金不换”职位,当好一个大学校长,将比当一个厅长、部长更有吸引力、更有出息。
关键字: 内容标签:办学,教育家,教育办学 教育家 教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