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中国作家富豪榜”发布,郭敬明成中国作家首富。
细解:该榜单一经推出,旋即成为年度最火爆的文化事件,并引发多种话题,众说纷纭,其中一种声音比较响亮,成为主流观点,说该榜为作家正了名,因为群众一向以为当作家就得准备饿死。郑渊洁还感谢该榜让作家搞清了自己的收入,以免被出版社欺哄。说这个“作家富豪榜”是娱乐也好,说它是“恶搞”作家、文学也好,说它展示了文学和作家的商业市场价值也好,总之,这些种种相左的意见、观点产生了诸多效应,也引起了大众的思考。
二、余地之死
核心:诗人余地在家中割喉自杀身亡。
细解:“站在山顶,风从东边吹来,太阳劈开乌云。
过了很久,他奋力张开双臂,向着天空发出一声呐喊。
曾经,他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余地诗歌
作为文化界的两大事件,作家富豪榜和余地之死没有任何联系。但我所想到的是,如果余地生前也能够如这些上榜作家般富有和风光,得到足够多的赞扬与鼓励,或许能够阻止死神那么快地找到他。问题在于,曲高和寡的余地作品取悦不了当下的大众,更讨好不了盯着畅销榜的出版界。那些既能为大众接受,又具备足够高的文学价值的作品,仍将是文学接受的主题,也是作品在它自己的时代所应具备的起码素质。而如余地作品般受到市场冷遇、郭敬明般受到市场追捧,终是市场的两级,属于极端现象,不影响文化市场在其固有的轨道上运行。
三、80后加入作协
核心:80后作家纷纷加入各级作协
细解:9月底,中国作协公布了新增的439名青年会员的名单,其中包括了10位1980年以后出生的作家。张悦然、郭敬明、蒋峰、李傻傻这4位广受关注的“80后”申请者全部正式加入中国作协。而郭敬明正式成为作协会员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引发了文坛争议。
身为中国作协主席团成员的作家陆天明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反对意见,他认为,郭敬明入作协,是对作协的侮辱。相比之下,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的说法算是客观:我个人为什么投他的票呢?我觉得法院判决的“抄袭事件”,他只赔了钱没有公开道歉,这是不应该的。郭敬明对法定的认定结果应该服从并认识错误吸取教训。但是我觉得,其一,看一个作家,要看他的全部作品,不能因为他有一部作品犯了错误,就否定他的作家身份;其二,对年轻人是要给他时间反省和纠正错误的。我们的态度就是:第一,他的入会是符合程序的,他的全部作品是符合条件的;第二,抄袭是不对的,不完全履行法院判决,更不对;第三,我们相信他会珍惜作家的声誉,会改正错误。
四、故宫星巴克事件
核心:在故宫内已经开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店遭质疑
细解:2007年初,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其博客中指责星巴克咖啡将其分店开到故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因为“故宫是中国几千年最辉煌文化的载体,就是中国的象征”,芮成钢说,而星巴克则是来自美国的“不登大雅之堂的饮食文化代表符号”。芮成钢并以传统文化捍卫者的姿态向星巴克的首席执行官吉姆·当诺发出“抗议”,要求其将店铺撤出故宫。这立刻在公众中引发了一场广泛的争论。
进驻故宫七年的星巴克,最终在经历了一场公共关系危机后宣布退出。
星巴克事件暴露了部分国人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文化身份上的深层焦虑。这一方面来自于“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的惨痛记忆,又与当下中国日益深刻地卷入全球体系所带来的的民族身份危机相重合,因而显得格外激烈和敏感。出于对母体文化和民族利益产生强烈的危机意识,一些“精英们”希望通过复兴和重建本民族文化来抵御外来文化的入侵,以属于自己的文化资源来重塑身份,找回自身独特的存在尊严。
五、《第一次心动》停播
核心:重庆电视台的选秀类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广电总局叫停。
细解:《第一次心动》于2006年创办,当时的主旨是为了互动连续剧《第一次心动》进行演员选秀,而当时该节目最大的噱头是张国立参与执导这个电视剧。作为合作方的张国立也确实参与了该节目启动,以及宣传片的拍摄。2007年,《第一次心动》选秀继续举行第二届,一开始就“负面新闻”不断。先是节目的官方网站上爆出张国立“患重病”的消息,之后张国立公开驳斥为不实新闻,并点名指出某选秀节目恶劣炒作,自己已与他们解除合作关系。随后,该节目又爆出“导演为同性恋,借节目对选手进行潜规则”等负面新闻。
广电总局重拳出击叫停《第一次心动》的理由是:严重偏离比赛宗旨,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都出现了重大失误,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广大观众反响强烈。
做为内地第一档被停播的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无疑给其他选秀上了一课:一定要把握分寸。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十大,事件,文化中国十大 事件 文化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