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色·戒》是怎样色情起来的?

编辑:秋痕 来源:光明网
 
色情与权力、道德,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越谈,特别是读了南大景凯旋教授的《〈色·戒〉是怎样色情起来的》(11月18日《南方都市报》)一文,似乎越发糊涂起来。

  《色·戒》是怎样色情起来的?按照景文的推论,“是权力运作的结果”,或者说是审查制度的必然产物。于是,他得出结论说:色情问题本质上属于权力话语范畴,而不属于道德范畴。言下之意,《色·戒》无色,纵然有色,是人为使然。

  所谓色情,是指性欲方面表现出来的情绪。初看起来,它好似与道德无关,其实不然。情绪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有健康与落后之别、有进步与反动之异。情绪的消极取向,往往通到道德品质。就以电影《色·戒》而言,几个青年学生出于抗日热情,利用女学生王佳芝色诱汪伪政府的特务头子易先生,企图伺机将他暗杀。但在最后一刻,王佳芝却突然提醒暗杀对象逃跑,计划失败,所有学生全都被处决。你能说王佳芝的“色情”结局,不属于道德范畴吗?

  色情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 ,用不着谈“性”色变。但色情毕竟不同于爱情,人需要性欲决不能贪色。古人一再告诫世人:“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桓范《政要论·节欲》)党内一些腐败分子纵欲好色,终究不能自拔,即是明证。爱情不能禁止,色情必须限制,这是因为色情不能“阳光”,弄得不好还会贻误子弟。性教育专家林艺11月9日在文章里称,一位女孩因与男友模仿《色·戒》高难激情动作而受伤。这个女孩气愤地说:“要是真出了问题,我就把导演告上法庭。”(据《北方网》)。足见色情对人的影响之大。

  景教授也承认,审查制度是一个全世界的现象。这话一点不假。《色·戒》这部片子在美国被定为NC17,主流影院基本不能放映,人家怕毒害美国青少年。连美国这个性开放国度都要限“色”,难道在我国就不怕毒害中国青少年?既然在美国也不是想性就能性的,我国运用权力,将电影《色·戒》中的几处激情戏删节一下,究竟何错之有?虽不能说色情就是青少年犯罪的直接根源,但实践证明,色情淫秽的诱惑不能不说是他们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道德是做人的底线。百行德为首。“放弃道德学问,徒从事于饮食肉欲之中……其情形适与走兽同。”(柏拉图《理想国》)色情真的无关伦理道德吗?回答是否定的。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色情无关伦理道德?非也。非婚之色情,如泡二奶、养情妇、嫖娼之类就有悖道德。再说,如果色情像牲畜那样“阳光”乱来,也有损道德,有伤风化。怎么能说色情与道德毫不相干?

  马克思曾经指出:“真正的道德行为就是要避免为不道德行为造成任何口实。”(《道德化的批评和批评化的道德》)强调色情问题本质上属于权力话语范畴,而不属于道德范畴,这个观点是偏颇的。事实上,色情言行古已有之,并非是权力的产物,用权力适当加以限制,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确也十分必要。如果失去监管,甚至否定其道德属性,说得不客气,它在客观上起到了掩盖和援助那种因色情而产生的不道德行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是怎样,色情是怎样 色情
下一篇:林青霞处女诗胜过余光中《乡愁》?||上一篇:看古代廉政楹联,想现代官员脸面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