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80后一代”承受着空前的“交叉压力”(cross-pressed):既要面对现代社会中生存与竞争的压力,又要忍受传统社会中行为规范的约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80后一代”是典型的矛盾统一体。而这种复杂的客观存在显然是时代的产物。如若不然,“Dare to be”“我的地盘,我做主”等个性张扬的广告语就不会大行其道了。
“80后一代”的我行我素曾让笔者目瞪口呆。不久前,笔者曾就西方某国招聘华裔特工一事调查某校大学生的应聘意愿,结果约20%的被访问者举手应聘。在他们眼里,国家似乎是件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另一方面,在我即将离开学校时,学生们朴素无华的举动让我倍感温暖。部分学生自发组织起来与我话别,情真意切;弟子们亲手制作、精心挑选的小礼品让我爱不释手;06级学生何鹏创造的诗词让我大感意外。对此诗,我的师友、出版家岳建一先生评价说:“如此温暖人心的文字,干净、清澈,几无杂质得似可见底。该位学子同样干净、清澈、几无杂质的情谊更是一览无遗。面对如此文字,如此真情,我有恍如隔世之感,不仅仅因为文字是古典而现代的,更因为情感是现代而古典的,未受污染,尤当珍惜!”岳先生最后还意犹未尽地叮嘱我:“望毕老师日后对该学子多加呵护,切切!”是啊,只要感情真挚,稻草和黄金的价值并无不同;只要发自肺腑,语言的精致与拙朴无伤大雅,更何况他只是广告专业一名大二的学生!
既然“80后一代”是历史的产物,他们自然就具备与其相应的时代特质,恰如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人所具有的不同的时代印记。我们用六十年代的标准去衡量“80后一代”的思想行为,和他们用“80后一代”的标准衡量我们六十年代人的思想行为,有何本质上的区别?无论你喜欢与否,“80后一代”都会在中国历史上书写出属于他们时代的非凡篇章。既如此,我们为何不更理性、更现实、更包容些呢?
附:何鹏同学的诗作
别毕研韬先生
何 鹏
惊闻先生将负笈远洋,弟子不舍,涂鸦为念。丁亥年九月卅日,海南大学。
琼崖古道送君行,
荷花池畔槟榔青。
寒蝉何处凄?
长亭连短亭。
江山正待指点,
先生却又远行。
春去去,
梦依依。
不慕凌云终作晚,
一山半了一山寒。
关键字: 内容标签:垮掉垮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