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就不禁想起清代大学者“戴震难师”典故——“先生是年乃能言……授《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塾师:‘此何以知为孔子之言而曾子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即问:‘朱文公何时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时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曰:‘几二千年矣。’‘然则朱文公何以知然?’师无以应……(清·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
古人兼小孩,尚知质疑;今人兼大教授李零先生,就不会问一句——“孔子何时人?太史公何时人?……”吗?
何况,“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正如鲁迅先生所誉,《史记》本就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兼具。正如形容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又有谁真个相信:这个世上真有人能拔得动山呢?
当年顾颉刚先生疑古,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开一代风气,促生古史辩学派,以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的旧古史观轰然崩塌,其师胡适先生亦誉之曰“替中国史学界开了一个新纪元……在中国古史学上,崔述是第一次革命,顾颉刚是第二次革命,这是不须辩护的事实。”;然而今日之教授如李零先生,只知泥古,陈陈相袭,古人说什么,就信什么,又能有何发明呢?(于立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有何,身高,意义,研究孔子 有何 身高 意义 研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