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主旋律"影视 "红火"在旋律之外

编辑:秋痕 来源:摘自网络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有来自全国30个省份2528人参与的调查显示,45.5%的人肯定近几年来“主旋律”影视剧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看了。“好看”的“主旋律”影视剧中的典范有《亮剑》、《云水谣》、《恰同学少年》等等。(《中国青年报》10月22日)

    “主旋律”影视剧这几年着实地“火”了一把。但这并不是当年“革命戏”的简单复兴,也不是“革命戏”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发展”,它是一种在断裂基础上重构“革命戏”的新范式。

    当下的“主旋律”影视剧不约而同地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阶级斗争和仇恨意识,其人物也不再“高、大、全”,也不再做任何宏大的说教。政治在这里不再是主角,相反政治在这里仅仅成为不可逾越的边界和抽象的故事背景。正是政治的相对宽松给“主旋律”影视剧圈起了大片可供滋生、成长的绿洲。它是“主旋律”的,却总以消极的姿态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对待市场和观众的观赏期待则像为上帝服务一样热情。

    在政治许可的相对宽松的范围里,“主旋律”影视剧因为明智地融合了更多的市场因素和流行文化因素,才取得了今日的成功。这些影视不但采用了先进的拍摄手法,而且大量使用当红明星以及可与“好莱坞”媲美的电脑特技,首先从感官享受上征服了观众;当然,娴熟的拍摄功底和深谙市场之道的编剧是最必不可少的。

    其次,“主旋律”不是把“革命”作为主角,而是把它作为了凸显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前景的抽象背景;战士也不再是“螺丝钉”,而是略高于普通人的传奇人物(比如《亮剑》、《狼毒花》等)。“主旋律”影视剧中,斗争和理想淡化的同时,爱情甚至是“性”成为了叙事和抒情的中心,比如影视剧《林海雪原》中就强加给原著人物“三角恋”、《梅花档案2》中就出现了很多裸露镜头、《云水谣》着力表现的是纯美的、感伤的浪漫爱情。而之前,“性欲旺盛”是丑化“坏人”的诀窍,现在“主旋律”影视剧中的英雄也开始公开地张口闭口地“睡女人”(《狼毒花》),性欲代表着活生生的人性公开地派发了给革命的主人公。斗争的紧迫和远大的抱负全部让位于了对人性的探讨、对传奇英雄的崇拜,禁欲主义式的螺丝钉精神也被完全地放逐出了影视剧。

    最后,所谓的“主旋律”影视剧的成功还在于它满足了人们的“怀旧心理”。20世纪的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这些事至今还被不断地探讨着、诉说着、追忆着。“主旋律”影视剧多数就从这一段历史中取材,当然这样的一段历史也是编造故事的绝佳之处。这里有观众熟知的“历史环境”,有观众想探寻的“历史秘密”,笔者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好的影视背景。所以,如何从这段历史中演绎出一些现代观众喜欢的故事,就成了编剧们最热衷的商业行为。

    “主旋律”影视剧走红本质上是一种以商业为主导的历史消费行为,它在政治许可的范围内大力迎合人们对历史的感性记忆(尽管有时会出现某种明显的“偏差”导致误解和冲突)。“主旋律”影视剧也许并不是成功在“主旋律”上,它的成功仅仅在于对“主旋律”的开发和利用――正是以前的“主旋律”的教化作用给它们提供了理想的类型观众和理想的历史素材,这才让它们在主旋律的包装下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所谓的“主旋律”影视,仅仅因历史提供的天然契机而红,因聪明地引入流行元素和市场元素而红,可以说,它的“红”完全在旋律之外。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主旋律,红火,旋律,影视主旋律 红火 旋律 影视
下一篇:诗坛别再出个芙蓉姐姐||上一篇:也谈京城小学掀起学习《弟子规》热潮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