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国学"流行有原因 解读国学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

编辑:Jina 来源:报刊文摘
 
近日,石油工业出版社隆重推出“国学书院”丛书,包括《老子智慧书》、《孔子励志书》、《庄子逍遥书》和《孙子兵法书》,“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作序如下: 

    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内地一直畅销着各种各样的智慧书、励志书、管理书。这些书籍走红的理由都是相同的:都借鉴了当代西方非常成功的大企业、大人物的成长经历。 

    我是学历史的。我知道,自周秦一直到清朝中期,我国并不缺乏自己的智慧书、励志书、管理书;而且,近年一直畅销着的这些书,不一定适合中国。因为当代西方这些企业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合同和法律的正确运用的前提下的。换句话说,他们的成功,是见物不见人的。 

    而中国,自古以来更多的是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中国的学者把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经历花费在研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上面——诸如老子、孔子、庄子、孙子等等无一例外。中国更像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人情的社会——在这里,合同和法律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则是人情世故。只有掌握了这些,你在中国无论是做人也好,还是办事也好,才可能成功。 

    因此,无论是谁,只要他想在中国办事,就一定要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而要考虑中国的国情,首先就要用心地去研究我们的“国学”。而这,恰恰就是近两年来沉寂多年的“国学”又渐渐流行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国学”流行,这是好事,但对于什么是“国学”,怎样解读“国学”才是正确的方法,则各有不同的说法。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丛书恰恰就是运用我们传统“国学”的基本原理,对近年来非常流行的“国学”进行新的解读,角度很新颖。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学,国情,要充分,中国,解读,原因,流行国学 国情 要充分 中国 解读 原因 流行
下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争气?||上一篇:迎合低俗是对良知和责任的背弃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