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对知音体改名著不妨一笑了之

编辑:汀滢 来源:东方网
 
昨日,一名网友在某社区论坛用“知音体标题”给《白雪公主》重新命名为《苦命的妹子啊,七个义薄云天的哥哥为你撑起小小的一片天》,很快掀起改名热潮,跟帖者把《卖火柴的小女孩》改为《残忍啊,美丽姑娘竟然被火柴烧死的惊天血案》,《唐伯虎点秋香》改为《我那爱人打工妹哟,博士后为你隐姓埋名化身农民工》。(《新文化报》9月3日报道)
《知音》杂志所以成功,从题材到内容、风格都有过人之处,有网友以“知音体”为名著改个赶上潮流的名字,颇有创意,就好像科幻搞笑电影中的现代人回到古代,用现代的理念理解古代的人和事,虽然可能称不上艺术创作,但总有特别的几分趣味,能欣赏到另具一格的想像力和笑料,调剂生活,减轻压力,不正需要这样的创意吗?
可惜,如上述报道,总会有专家严肃地告诉我们:“内容低俗、品位不高的再创作,需要正确引导,要对网友进行帮助劝导,让他们多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准,而不是随意、盲目篡改。”
名著名作经过时间洗礼,至今仍流传,充分说明了它们的含金量,现在几个网友用“知音体”为名著改名,即便是“内容低俗、品位不高”,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名著不会因此黯然失色,讨厌为著作改名的人,用眼睛选择拒绝和远离就是了,喜欢的人,乐在其中也不见得会受到什么“侵蚀”,调剂生活而已,此外无它。
记得王小波在《文明与反讽》中提到,在维多利亚的女王时期,英国的风气极是假正经,上等人说话都不提腰以下的部位,连裤子这个字眼都不说,免得引起不良的联想———结果,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出现了一大批匿名出版的地下小说,通通是匪夷所思的色情读物。假正经的社会总要付出代价。
为名著改一个现代的名字,有趣又考究想像力的活动,被正经的专家一分析,变成“内容低俗、品位不高”,假如到处都是这样的专家眼光和评判标准,世界可就真无趣和真变态了。所以,我们不妨对此一笑了之,这仅仅是娱人娱己,而非愚人愚己。
作者:黄翠莲


关键字: 内容标签:体改,一笑,知音,名著体改 一笑 知音 名著
下一篇:“高明现象”:公民意识传播的火种||上一篇:删除世界大战让学生如何理解历史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