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文、日文、中文偏旁、繁体字、生僻字、符号等组合起来的“火星文”流行了,对此,不少人动用家长权威和“传统文化杀威棒”严肃批评:会“破坏汉字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王登峰司长说:“既要去关注、规范,但是不要把它看得太严重,毕竟它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里、特定的对象中交流的工具”。因为,火星文不是文化狼,而是一只捣蛋的文化羊。
互联网时代,为现在的年青人提供了宽敞、自由、个性和无拘无束的成长空间,他们中的一些人更愿靠近网络世界,满足自我视觉和思维。这种“嬉皮士风格”是任何开放国家都会有的一种文化冲动。这只是为了用标新立异、个性十足来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个体存在。他们只是用“火星文”之类的举止表达逆反和青春冲动而已,就像“愤青”一样,这很正常。
所以,这种“文化折腾”,充其量只是一种“文化调皮”,在传统文化规则之外寻求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化绿洲,这只“捣蛋的文化羊”冲破丝疆、跳出羊圈、撒欢奔腾,等到筋疲力尽、心智成熟的时候,才懂得传统文化的营养更为丰厚,懂得回归。
所以,作为一种新东西,它的重要意义不在于要得到什么,而是提醒人们和社会,对这群青春个性的群体,对待网民们的个性呼声,我们还是要从精神本性上给予尊重和理解,信任他们,鼓舞他们,安慰他们,而不是用“有色眼镜”堵截对他们的正视,堵住他们渴望“融入文化主流”的美好愿望。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说,“‘火星文’可以说是青少年一种误用的创意,有规律可循,文字专家若加以研究,一些合理部分的引进,以及由此引发的探讨,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可见,“火星文”对于社会和文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无法忽略的青春亮色:提醒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开阔了人们自以为是的文化视野,丰富了现代汉语的时代元素,这就够了。(雷振岳)
关键字: 内容标签:火星,捣蛋,文化,文是只火星 捣蛋 文化 文是只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