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恶搞李白的“三盲”博士

编辑:汀滢 来源:光明网
 
一股“恶搞”之风由原来的网络娱乐直冲学术文化圈,如果说于丹是曲解古典文化,李零是反解传统知识,那么如今北大这位博士檀作文却是在恶搞中国古典文明。一部取意炒作的著作在恶搞着老祖宗,把歪曲老祖宗形象当作自己追逐名利的手段,把文化当成金钱的工具。
作为法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博士的檀作文,能把一直受人崇拜的诗人李白给写成一个市井古惑仔,并把李白的诗歌给曲解成李白打架、混黑社会、吃软饭的证据,在感慨之余也不仅“佩服”檀的搞法。感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没被好好继承发展,反而被如此糟蹋,气质非凡的诗人被糟蹋成市井混混,一首首诗歌被糟蹋成从事非法活动的证据;“佩服”檀作为一个博士能够把自己糟蹋成一个如同言情小说的写手,“佩服”檀作为一个大学讲师却把自己糟蹋成一个如同表演脱衣舞的妓女,不顾廉耻的卖弄风骚。
法学学士却成了法盲。檀1994年获南京大学法学学士,本应该懂法和社会规则。但他却能够违背,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搜索到檀竟能以一篇却在几家学报上发表,其中一家便是他从教的学校学报,一字不改的也没有注明转载字样,直接以一篇文章却当作几篇成果,实在实属违背学术规则和知识产权法律。不知这位法学学士还记得当年的法律知识与否?
文学硕士、博士却成了文盲。檀在《大唐第一古惑仔实录》自序竟如此说到:“我个人更倾向用“古惑仔精神”来概括李白。“古惑仔”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群的词汇。不了解“古惑仔精神”的人,或许以为“古惑仔”是只知砍砍杀杀的小混混。但我以为,“古惑仔”是一种精神气象,是源自生命的激情,是一曲青春的赞歌。青春自然会有骚动,也难免会犯错误,但却如此动人,如此美丽。”和“古往今来,再没有比这个时代更需要“古惑仔精神”了”,众所周知,“古惑仔”一词源自香港电影,砍人、打架、敲诈勒索也即是黑社会,而檀却能把这样的一个词语竟然解释成这个时代需要的精神气象、生命的激情、青春的赞歌。难不成这个社会每个人都拿着砍刀上街,这个社会就是檀希望的。如此博士,思想却存在如此问题,不知道对中国词语内涵和精神文明如何理解的。
讲师却成了流氓。檀毫不羞愧的在书中如此写到“2007年的春天,我终于有了一个“意淫”李白的机会。”竟以意淫的态度去对待老祖宗,一面把李白给恶搞成街头小混混、黑社会,一面多次提到把这个形象幻想成自己。忘却了自己的身份,觉得在正面无法成为诗人李白,而只有先把李白恶搞成古惑仔,再幻想成自己。完全一副无耻的流氓的派头,自己以意淫的态度对待祖宗,以恶搞的手法对待李白。如此讲师,实在流氓得可怕。
名利已经让一些学术古惑仔忘乎所以,用尽一切手段,想通过炒作来成名获利。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恶搞作品一出,必遭谴责,但他却甘心在谴责中使自己臭名远扬,从而也使得自己的恶搞作品得以畅销,从而渔利。无论是芳名还是臭名,只要能远扬,这些学术古惑仔们就开心;无论是大利还是小利,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不怕一切去攫取。如此学术古惑仔正在冲击着本来清静的学术文化界,一个个如同市井小混混般纷纷跳来舞去,正在学术文化界上演着一台令人恶心的丑剧。
如今的中国经济转型、社会转轨时期。一方面需要西方的技术来发展中国经济,另一方面需要认真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般的继承与发展。但曲解古典文化不是扬弃,恶搞传统文人不是继承发展。真正的扬弃是安心研究传统元典中的精髓,以这些思想的精华来为如今精神文化建设服务;真正的继承发展是静心探索传统文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以他们的精华思想来提高我们对社会建设的看法。一个真正的学术文化人不是靠“流氓”般的无耻卖弄取得名利,而是靠真正的思想体系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一时的小丑般的炒作必然遭到人们的唾弃。
作者:苏文帅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李白,恶搞,博士李白 恶搞 博士
下一篇:世间哪有《康熙词典》||上一篇:中国电影病相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