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请刘德华做百家讲坛代言人如何

编辑:秋痕 来源:国际在线
 
传说白居易为了考证自己的诗写的好不好,写完以后,总要先念给一位老太太听。就这么一来二去,“长安居,大不易”的说法才会在白诗面前不攻自破。如此看来,雅俗共赏的标准,实在是一条金科玉律。白居易做到了,《百家讲坛》也做到了,不然,怎么连刘德华也迷上了呢? 

  刘德华日前向媒体透露,最近他疯狂迷上了央视十套的《百家讲坛》,曾连看四十多个小时不睡觉,并打算向央视买版权亲自配音推出广东话版。(7月27日现代快报) 

  即便在“国学热”的大潮里,《百家讲坛》也可称得上是个异数。尽管有专家学者指出《百家讲坛》上存在的“学术硬伤”,但丝毫不影响易中天、于丹们的名利双收。现在,《百家讲坛》不但是央视收视率的“宠儿”,更是许多学道中人的模仿对象。“网上大讲堂”的同样热络,可见《百家讲坛》魔力由此可见一斑。

  道学者眼中的“文化奶妈”般的《百家讲坛》,同样拥有一波三折的前世今生。从“末位淘汰”的边缘,到成了刘天王追捧的对象。个中酸甜苦辣,自有人知。但是,从其走过的征途来看,按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逻辑,基本可以得出“只有大众化的,才是受欢迎的”结论。

  “现在的《百家讲坛》不再是原本给高级知识分子开的学术论坛,而是‘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主要是给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普通观众看的。”有了这样清晰的栏目定位,自然会吸引“快餐文化”的追随者。看到 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不再是长袍马褂的正襟危坐,而是可以 T恤、牛仔的与民同乐,历史的通俗化传播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寓教于乐,或许是教育的最好普及途径。而在目前的大众传媒领域,要么一味地恶搞、戏说,管他帝王将相,任他贩夫走卒,只要能为我用,移花接木、张冠李戴随意肢解、克隆;要么就是刻舟求剑地顶礼膜拜,一丁一点不可走样,稍有风吹草动,就会落个数典忘祖的骂名。 

  不久前,关于《读书》换帅一事,有媒体给出了到底是“左右之争”还是“雅俗之辩”的备选答案。其实说到底,大众还是小众才是争论的焦点所在。从一本刊物到一个栏目,不论其专家再著名、观点再新锐,若不能被更广大的受众所接受,也不过是孤芳自赏的“独角戏”。 

  若想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必须先让你的声音被对方听到。或许在某些专家学者的心目中。《百家讲坛》不过是一针收视率的“强心剂”,一粒通俗史学的“伟哥”。但是,在“满汉全席”尚无能或无缘消受者面前,“游走在学术和娱乐之间”的“电视知识分子”还是拥有华仔这样的“粉丝”的。 

  关于华仔和《同一首歌》之间的“梁子”,随着胡主席将近9秒的“超长”时间握手,大概早已烟消云散了。对于华仔此番抛出的橄榄枝,如果上升为请刘德华做《百家讲坛》代言人,倒不失为更好的选择。毕竟,学术的通俗化,“旺气”的代言人,双赢的结果,指日可待。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代言人,百家讲坛,刘德华代言人 百家讲坛 刘德华
下一篇:李白成古惑仔 逗逗你就够了!||上一篇:姜伯静:批评语文教育别“摸”错了“屁股”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