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日记”一度成为热销商品。
这个被称为“死亡日记”的笔记本源自一个日本漫画,在一本黑色封面的笔记本上,印有“DEATHNOTE”(死亡日记)几个字和一个诡异的骷髅,只要在上面写上某人的名字和死法,那个人就会在你设定的时间内,按照你写下的方式死去。
这就像这些年来在网上流行的某些垃圾邮件,大家看过之后一笑了之,没有多少人会当真。但孩子们却不会,他们会买来一本“死亡日记”,然后认认真真的在上面些上自己痛恨的人或者讨厌的人的名字。于是,“死亡日记”畅销一时。于是,有了这个声称将于6月9日自杀的邢方园。
整个事件的诱因好像是因为一本“死亡日记”,但大家应该可以从中看出,很多中国学生存在着心理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18%的青少年患有心理疾病,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最容易诱发自杀。心理学家也表示,在中国,有相当比例的青少年呈现出敏感、脆弱、孤僻、焦虑等不正常的心理特征,有25%受访学生曾想过自杀。
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有自杀倾向呢?难道仅仅是这些孩子的问题吗?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社会也该反思一下。
负面情绪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不仅成人有这种情绪,小孩也有。成人有了压力,可以去泡泡吧、购购物,还可以弄个充气人儿,写上上司或敌人的名字,暴捶一顿。可是孩子呢,稍有出格的举动,他们就会被视为调皮捣蛋,就会迎来家长以及老师的“教育”。于是,孩子们一味压抑,一味承受。于是,有些承受不了这种压抑的孩子选择《死亡日记》或巫毒娃娃等方式泄愤。
是谁造成了孩子的这种压抑情绪?又是谁让孩子们的这种情绪无法宣泄呢?正是处处宣扬爱他们的学校和家长。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难以摆脱功利,这种应试教育引发了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影响,如此以来,学生们每天就围着书本转。为了不辜负家长的期望,孩子们努力考高分。如此一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孩子们还能没有心理问题吗?更何况,孩子们的压抑情绪还无从发泄,因为他们稍有一点异常,便会被视为“不听话”。
邢方园的“死亡日记”,是当代青少年对应试教育的一次反抗,如果整个社会对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还是置若罔闻,这种悲剧还有可能发生
关键字: 内容标签:功利,产物,死亡,日记,教育功利 产物 死亡 日记 教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