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语文
□文/余福智
将心比心——换位思维,多点理解,多点宽容
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管常占鲍便宜。鲍知管家境困难,不计较。历史上因此留下“管鲍之交”的成语,教人将心比心,遇事多作换位思维,给人多一点理解,给人多一点宽容。广府人在讲到要给人以理解、宽容时,都喜欢说到这“将心比心”。
四月尾,九十七岁的文怀沙先生在重庆说,孔子歧视妇女,而他则准备编一本《西子》,让西施和孔丘、老聃、墨翟、庄周、孟轲、屈原并列。两天后,某大报当即刊出一篇稿子,针对文老先生这套观点发了一通感慨,末了说:“号称为‘大师’,竟持如此庸俗的平等观,令人诧异!”我觉得如此批评,就并不将心比心。
文老先生前半生几十年,一直生活在以西方现代观念抨击中国历史文化的氛围里,有些看法已根深蒂固。要自由,要平等,要妇女解放……是与他同时代的学术界人士的共同趋向,已故的李慎之,一听到别人提起国学,就大骂“沉渣泛起”,“祸国殃民”,相形之下,文老先生现在奋力传播“四部文明”,已经很难得了。要他全部肃清庸俗社会学观念,未免强人所难。
前些年,在凤凰卫视的采访镜头中看到文老先生侃侃而谈,知道他特别喜欢欣赏女性。上帝造出人,是高级科技产品;而造出女人,则是高级艺术作品。欣赏女性,众所同好也。文老先生口没遮拦,把自己的爱好痛痛快快地说了一大通,率真得很可爱。凭着这个印象,我就更理解文老先生为什么会发出“诸子为什么没有西子”的一问了。
尽管我很不同意“孔子歧视妇女”的结论,尽管我不会预订文老先生编出的《西子》,但我主张以宽容态度对待,不必死死盯住那“大师”头衔,因其“庸俗”而“诧异”。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将心比心将心比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