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红了,于丹讲《论语》火了,两人对《三国志》和《论语》进行别出心裁的解读,再次掀起了人们对历史名著和传统文化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国学热”的持续升温。《金瓶梅》或称《金瓶梅词话》也算是一部奇书,更是人们印象中的“淫书”,对它的解读自然更易受到关注,但正因如此才需更谨慎。但遗憾的是,不知是主讲者“卖弄”还是媒体在“炒作”,诸如“潘金莲并不是淫妇,西门庆有很多优点”这样的观点还是让人莫名其妙。
潘金莲的自甘堕落是事实(“淫妇”这个名号有侮辱女性之意),虽然她出身可怜;西门庆更是玩弄女性的十恶不赦之徒,他的所谓“善处人际关系”的“优点”,也是懂得如何搞官商勾结和“有钱能使鬼推磨”的勾当。如果这也算优点的话,那如今的贪官是不是都值得人们同情和宽容呢?
我们并不反对解读《金瓶梅》,但解读者必须弄清起码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底线,不能以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说些“刺激的话”来吸引眼球,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突破道德底线,更不能给这个已经是物欲横流、亟待拯救的社会再“火上浇油”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误读,金瓶梅,谁在误读 金瓶梅 谁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