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读过很多名著,后来没时间读了。但这成为一块心病,许多书名在我心里徘徊。文学名著,这些文化遗产之所以珍贵,因为后世再难写出那样的作品了。目前我国每年有上千部长篇小说诞生,我身边的很多业余作者都出版过长篇小说,可名著再难产生了。因为文学出现衰势,名著大部分诞生在文学的高峰期。那是文学艺术大师辈出的黄金时节,他们留下了动人的作品。
我特别喜欢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那种抒情色彩,中国文学作品中很少见。中国文学受儒家文化影响,理性的东西太多,道德宣教太多,那种自由、奔放的东西太少,文学就变得枯燥了。
《静静的顿河》一直是我想读的一部书。我曾几次拿起来,都因为各种原因放下了。有一年我母亲住院,我在医院里陪床,把这本书带到医院里,可居然一个字都没有读,只好又拿回家。现代人想读完一部名著居然会有这么难。我曾听金庸迷们谈他们读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夜两夜,就能读完一部,这让我感到非常吃惊和不可思议。如果有这样的神速,有多少名著愁读?我不行,读书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快不起来。
就是这个周末,我倚在床头的靠背上,从书架上取下的又是《静静的顿河》。这书我已买了二十多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我买回来一直想读而没读。我翻着这部书,回到了从前的那种心境,先看了译者一段介绍,说这部书半个世纪以来,在全世界以各种语言出版印刷了一千多次。可生活节奏变得空前仓促的今天,人们再难得有时间来阅读这洋洋百万言的作品了。译者带着极大的遗憾和担忧。我就从译者的介绍读下去了,开始读小说的第一卷。这一读就放不下了。我拿着这本书,从家里带到班车上,带到单位,工作之余,喘口气的机会也要读上几页;再从单位带到家,从沙发带到床上。不到两个星期,一部一百四十多万字的《静静的顿河》读完了,意犹未尽!
我忽然发现,现代人可以读名著,还有许多想读的名著,尽可以去读。想想自己再忙,可打麻将、看电视,白白流掉了多少时间!读书不是没有时间,是没有心境。
作者:常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名著名著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