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抵制于丹无妨,但暴力语言不妥

编辑:Jina 来源:南京晨报
 
对“学术超女”于丹的批判从来没有停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大学的10名博士联名,称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甚至要求她从《百家讲坛》中下课,并向电视观众道歉。(3月5日《北京娱乐信报》)

  公允地说,于丹主讲《论语》和《庄子》时,的确犯了不少令人哑然失笑的低级错误,她宣扬的奶妈式的心灵鸡汤哲学,也让不少人不满。但是,对于丹的低级错误,可以直言不讳地指正,也可以推心置腹地交流;对于丹倡导的现世哲学,可以见仁见智,可以一笑置之,更可以撰文驳斥。遗憾的是,十博士采取的是挑衅的方式,是辱骂性的语言,是充满暴力的挑战。

  在《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一文中我们看到,于丹之流、荒悖无知、意淫、猥亵、最浅薄、别有用心、极度无知、无良等等充满明显贬斥性的语言大行其道,“《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这样强制性的吁告和叫板赫然存焉。作者甚至将于丹的书与饭岛爱的性爱光碟相提并论,这是不是轻侮?在法治精神日益张扬的今天,这些腹笥充盈的学子,竟然采取一种背离法治精神的方式,令人瞠目结舌之余尤感悲哀。从最基本的法治精神出发,谁也没有权力要求一个学者道歉,更没有权力贬斥、侮辱和唾骂别人。这种仿佛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副真理在握、朕即天下的做派,令人反感。

  十博士如果真正热爱传统文化,就应该深得传统文化之精要,按说十博士个个应该熟读四书五经、人人洞悉儒家要义,但为何偏偏如赳赳武夫赤膊上阵了呢?为何满嘴污言秽语、满脸杀机、一纸杀戮气呢?为何一点也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呢?为何没有“儒家的仁者之心”?

  作者:秦川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无妨,不妥,抵制,暴力,语言,于丹无妨 不妥 抵制 暴力 语言 于丹
下一篇:学位服体现的应是现代教育精神||上一篇:雷振岳:打一场“传统文化保卫战”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