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落实使中国旗开得胜,稳住阵脚;“总工程师”随即就以“十六字真言”,要国人身体力行“韬光养晦”。安然浮过了汹涌暗流,一程又一程把自己推进、扳高,同时又尽量消弭别人的猜疑、惶恐或妒忌。“崛起”冠以“和平”可能还是叫人心惊胆颤,就改为“发展”或“演进”;龙的形象太过张牙舞爪,熊猫也有大汉沙文主义之嫌,08年奥运会的福物就虚拟出可爱又可亲的福娃来,而且为数五款。其他“软威力”也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来,终极目的就是表明:中国的迅速壮大是大势所趋,但并没有“扩张势力”的意图。
变化意味打破原有的次序或板块,由此肇致左邻右舍的反弹,因果相生,“肇事者”不应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儿,处之泰然。“唯武力论者”认为可以通过武力压倒一切,取得稳定,犬儒主义者认为自己的作为自家事,天下人迟早必会明了丁点无损任何人的牙眼;只是一厢情愿却“只能使人闭上眼睛,而不能令他入睡”。绕过与你“对着干”的门道,足以使你日夜寝食不安、活得不是滋味的鬼蜮伎俩还是冲着你而来,要你分神时时防范那“一万个小心中的一个不小心”。
文化背景不同,思维也相应泾渭分岐。在西方的神话/传说里,恐怕怎样也找不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类这样“荒谬”的故事;译界高手是不是能将“韬光养晦”传神的译成外语,西方人是不是领略得出“韬光养晦”的个中三味,恐怕也无不令人置疑。但在神州大陆,“卧薪尝胆”却是千百年来老少咸宜的民族经典;“十年磨一剑”、“十年生聚,十年教养”也是普遍有识之士常记心头的人生哲理。“韬光养晦”不单是道家的修身养性之道,就连儒家、佛家也一脉相承,成了不分宗派的“指路明灯”。
眼见二十多年的“韬光养晦”确确实实为中国争取到充裕的“和平”时间,也争取到广阔的“发展”空间,岛国的各路俊杰在欢庆大有斩获之余,是不是也从中得到若干启示?——“独善其身”好呢,还是“兼善天下”来得妙,“潜龙”又有怎样一种“算计”?
关键字: 内容标签:潜龙潜龙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