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国节“炒”起来

编辑:Jina 来源:千山晚报
 
谁说人们对传统节日已越来越冷淡?离过年还有近二十天呢,可眼下鞍山各大商场里的“年味”早已被大红灯笼、“中国结”渲染得淋漓尽致。而商家不惜重金披挂“中国红”,不仅引来众多市民尽情消费,一些专家也鼓励道,年味就应该这样“炒”出来!
“中国红”太美了
昨日,放眼站前商业街,已是满眼“红彤彤”。景子街购物广场正门上方的数个巨大红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离得老远也能吸引住眼球。门柱上的巨幅“年画”同样以红色为主色调,憨态可掬的“招财童子”让不少进进出出的顾客禁不住也多看几眼。百盛商场大堂上空悬挂的“财源广进”巨幅红色剪纸,也渗透着浓浓的中国味道。除了百货商场,一个个临街的品牌专卖店都在玻璃橱窗上张贴了红色喜庆的宣传海报,而鞭炮、春联、福字等成了主要元素。另外,泰纳隆、大福源等大型超市还特别开辟出唐装卖场,喜庆的大红色调成为主打。
商家对“年味”的装饰可谓不惜血本。据了解,一家百货商场为这个春节投入了20多万元宣传费用,相当于去年圣诞节宣传投入的两倍。而记者从两家小商品批发市场了解到,眼下各种灯笼、中国结、年年有“鱼”结、剪纸、春联福字等春节民俗工艺品销售火热。经营者薛女士告诉记者,现在这些民俗工艺品的价格已经比上周涨了一些,但销路反而更好了,其中大部分都是被商场、宾馆、酒店等商家买走的,成交金额也动辄几万元。
春节“钱景”太诱人了
商家之所以砸重金烘托“年味”,实在是春节市场的“钱景”太诱人了。一家百货商场的商品部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春节前后不到两个月的销售额就能占到全年节庆经济的三分之一,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任谁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开发。湖南一家超市的张店长也透露,春节前后约45天的营业额甚至能占到超市全年营业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商家不惜血本营造“年味”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外,不少抢在春节前开业的商家也必须通过争夺“眼球”的方式来扩大影响、提升人气,以保证春节消费高峰期获得理想中的收益,否则很可能捱不过春节之后一段为期不短的消费淡季。
一家商场营销部负责人认为,在大部分商品面临同质化现象及商品价格差别越来越小的情况下,谁能赢得足够的人气,谁就有可能获得最大的效益,而重金打造商场的“年味”成了必不可少的竞争手段,一时之间,鞍山“满城尽挂‘中国红’”。
年味越炒越浓了
近两年来,相对于一些洋节的风生水起,中秋、端午甚至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有变淡的趋势,因此对于今年鞍山“年味”提前飘香的现象,一些经济学专家认为值得大力“炒作”。
辽宁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卢晓君认为,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描绘的是农业社会里人们闲庭信步赏月的意境,这在现代商业社会里,自然不可能获得太多生活忙碌者的认同感。但春节是受众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它所衍生的消费行为也最为丰富。而伴随着近来国学热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潮流,春节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自然重新得到了提升。
当然,商家的大力炒作也不无功劳。卢副院长说,商家精心包装年味,虽然属商业行为,最终是为了赢利,但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市场引导,无疑会对年味的营造、传统民俗的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采访中,鞍山多位经济学人士也表示,商家热炒春节的行为值得鼓励,而其他传统节日也应获得足够的良性炒作,因为这种炒作将带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节日的复兴。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节中国节
下一篇:“磕头教育”是将奴性进行到底||上一篇:世说金语:另眼看武侠
分享到
您可能还喜欢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