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做人之道的规范,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很多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一些家长也极力让自己的孩子接触国学,虽然其中有跟风的因素存在,但是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国学的精髓能够深入人心,由此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处事。
监狱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国家的刑法执行机关,我国监狱的两项基本任务是惩罚和改造罪犯,在如何改造罪犯上,过去沿用的是说教式的教育,管教民警像服刑人员灌输大道理,服刑人员被动地接受,因为管教水平的不同,有的道理服刑人员能够理解,有的却不能,或者对这种说教方式产生抵触。
同样是做人的道理,如果用古人的教育形式来进行,或许效果会更好,因此,国学用于监狱改造是可行的,原因有三,一是国学精髓便于记忆和理解,很多都是我们常用的俗语,大多数的服刑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大道理他们可能听不懂,但是“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等话语他们还是能够明白的。二是国学的文化内涵很凝重,对孩子来说,国学可能只是一篇篇古文,但是对服刑人员来说,因为他们已经成人,都有社会阅历,对做人的感受会更深,对照几千年的教诲,想想自己的过错,这对思想转化是有帮助的。三是有利于亲情辅助改造,监狱改造也需要人性化,这是对服刑人员权力的尊重,人性化的改造具体体现就在亲人的关心和爱护中,国学中这个思想被推举到很高的地位,孝敬父母,爱护家人,这是很多服刑人员所缺少的,补上这一课显得非常重要。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无所不能的,国学教育也是一样,它只能提供精神土壤,但是种下什么,开出什么样子的花,这都要看个人的理解和领会,监狱改造不会依赖国学,只是借助国学教育的理念给服刑人员营造一个心灵的平台,所以说,这种尝试是可行的。
作者:董刚
关键字: 内容标签:犯人,国学,可行,改造,用于犯人 国学 可行 改造 用于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