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就像当年的“MBA热”,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在当代中国演绎着复兴传奇。然而“国学”究竟是什么?捏住一把众人熟知中文、哲学、历史等等扔到搅拌机里一搅,拎出一个四不像的东西命名曰“国学”,恐怕于真正的文化普及并无益处。也不知道是哪一拨人打着“复兴国学”的旗号,用了一两年时间就把这个含混不清的概念弄得人人皆耳热。而梁漱溟、钱穆这些并非大学“烘焙”出的大师,却成为各种“国学班”招生时端出的广告。
没有人愿意认真搞清楚“国学”究竟是门什么样的学问,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和外延。今天的“国学”,已成了一罐“万金油”。它是许多媒体的谈资,它是文化产业的幌子,许多企业人士愿意投奔“国学”门下,是因为这样交钱参与体验的行为真的很省事,《四库全书》自然是不用看的,只要给钱发到手机上就行了。
与短期培训不同,对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的学习和吸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把企业家的成功与否和是不是上了所谓的“国学班”因果对照的话,无论是对发扬所谓的“国学”,还是对“成功”本身来说,都必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学“国学”好吗?就连国学大师梁漱溟都未置可否,今天,谁又能答得出?
作者:陈熙涵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万金油,国学,这瓶万金油 国学 这瓶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