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闻午报》以《名校「国学热」背后的阴影》为题,对所谓「国学班」的「热销」现象进行了剖析:
今年8月初,复旦大学哲学系宣布将于下月推出上海首个「精英国学班」,全称为「国学与文化高层精修课程」。其课程宗旨被定位为「继承国学精髓、延续中华文脉、精读人文经典、融通传统文化」。具体将通过让学员精读《论语》、《大学》、《孟子》、《庄子》、《史记》和《红楼梦》等国学原典,并以「文化茶叙」等形式与专家学者漫谈,鉴赏中国绘画、书法、青铜器、传统礼仪文化、茶道文化等,从而领悟国学精髓。
去年,复旦卓越女性课程就宣布要开发「用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成功女性人格魅力」的课程,近期该课程被正式定名为「卓越女性人文修养精品提升班」。据课程负责人介绍,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个课程设置,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儒、道、佛、易四家学说,将从「仁德、自然、顿悟、不易」四个角度,帮助女性决策者「无限接近完美的精神世界」。
清华大学「中华文化精髓与现代企业谋略高级研修班」同样不甘落后,宣布将于10月初在沪举办首期班。
据悉,这些「国学班」虽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但他们都背靠名校,影响力不容小觑。学员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可获得主办机构的结业证书。
这些「国学班」给人的一个重要印象就是代价不菲。凡是「有来头」的班,学费大都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平均每次课每人的费用高达3000元左右。因此,「国学班」自然受到了「是办学机构变着法赚钱」的质疑。连几个课程负责人都不讳言,「国学班」的市场前景确实相当乐观。不过他们表白说,更关注「深远意义」,而非功利的东西。
复旦哲学系国学班的相关负责人说:「我们的课程从来没有跟『企业管理』挂钩,我们想做的就是传播国学。」这位负责人又多次强调,商业利益从来不是这个项目所追求的,他们是在相当认真地做着一件相当「严肃」和「纯粹」的事情。
据了解,由于「国学班」刚刚兴起,所以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成果并无统一标准。主办方大多依靠高校的教师资源,制定出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过,修身养性是不同「国学班」都打出的「王牌」。
复旦卓越女性课程项目负责人表示,「国学」将成为他们课程的重要部分,但他们的意图并不是要传播国学,而是觉得国学中的很多东西有助于实现整个课程目标,所以就拿来用了。「清华精英国学班」上海代表处负责人则表示,除能修心养性,国学还可以帮助企业家们从「术」的层面上升到「道」的层面。
不过,对于种种的「噱头「,许多人并不认同。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顾骏指出,国学班」在赚钱和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兼而有之」,但目前这些借靠名校的「国学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炒作」。他说,当一个民族开始强大、民族自信心回归的时候,民族文化自然而然也会「抬起头来」,不少人就是借助这个背景进行各种商业炒作。国学也根本不是这么个学法,国学需要一个启蒙和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靠十来次课就能学得好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周圣伟教授的观点比较婉转:虽然仅靠一个「国学班」达不到国学复兴的高度,培训班的宣传也有夸大功效之嫌,但老板们愿意学习国学以修身养性,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周教授说,国学博大精深,对于那些专心于经营管理的老板来说,只要稍有涉猎国学知识,就会对自身修养、待人接物、人格培养和思维锻炼有好处。
关键字: 内容标签:捞钱,国学,名校,新招捞钱 国学 名校 新招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