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国学十六讲》是在樊树志历史课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该书并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而是通过对中华文明史上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深度和具有创意的解读。“历史是过去和现在永无止境的对话,是已经消失了的客观存在。由于立场观点的不同,每个历史学家在重现历史真相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不一样的理解。当然,正因为这样的百家争鸣,历史才少了几分‘八股腔’。”樊树志说。
谈到易中天《品三国》的走俏,樊树志说:“易中天式的解构是对人们认知习惯的一种回归。当今的读者缺的并不是教科书,他们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一种更易被接受的说史方式。”
关键字: 内容标签:要像,易中天,历史要像 易中天 历史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