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年国学大热,但孔子毕竟不是色艺俱佳,不去啃他的半部论语治天下,跑来讨论他的相貌做甚?原来山东省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大打孔子牌,弄了个夫子的标准像出来,向全世界推广。
关于孔子的形象,历来人们比较公认的是吴道子的《孔子行教图》,它也被作为标准像征集所要求的范本。吴道子虽是古人,和夫子却“萧条异代不同时”,只能根据《白虎通》的记载而想象追摹。《白虎通》中的孔子,长得十分惊人,所谓七露——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耳露窿等等。明朝张岱在《夜航船》里,把夫子的样貌说得更为玄乎,“仲尼生而具四十九表:反首,洼面,月角,日准,河目,海口,牛唇,昌颜,均赜,辅喉,骈齿……”天生异禀,把宇宙万物都长在身上了。同时又“眉有十二彩,目有二十四理,立如凤峙,坐如龙墩……胸有文曰‘制作定世符’,身长九尺六寸,腰六十围”,完全是一个天神。
唯有《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得比较平实,但也不是寻常人:“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因此只要说到孔子样貌,完全都是后人的“自由心证”,包括孔丘之“丘”,也可以说是因为他头上有包而得名。标准像之标准,实在是无据可言。
那数千幅孔子像中,为什么偏要立一个标准像?难怪有人说这是一种文化霸权和文化垄断,不过这种批评太过书生意气,主事者何尝是为了文化。
很荒唐,这个标准像居然让我想起了格瓦拉。
那个在南美丛林里,忍受着疟疾和伤病,最终以一个受难者姿势死去的英雄,这么多年以来,以一种他不曾料想的方式,活在全世界青年的胸膛或者帽檐上。至于这究竟是悼念还是亵渎,格瓦拉忙着追究肖像权益的后人无可奈何地说:大家这么喜欢他,总还是件好事吧。
一个要打破资本主义体系的革命家,自身却成了资本链条上最有生产效力的符号之一。当代商业社会对于文化符号有着如此惊人的变现能力,一个文化符号从生产机器里倾倒下去,从另一头倾倒出来的时候,他们已变成金钱。
所以主意打到至圣先师身上,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孔子,瓦拉,与格孔子 瓦拉 与格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