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文庙负责人宋秀兰说,“道德碑”上的文字看不懂,暴露了当今人们国学修养的不足,也暴露了国学教育的缺失。这哪跟哪啊?世人之所以看不懂碑灯上的诗文,正在于诗文太生僻,因为诗文以老态龙钟之貌拒世人于千里之外,还在于碑文的制作单位根本不想让人看懂,正如洛阳市园林局局长杜勇杰说,“当时没有考虑市民懂不懂的问题,感觉可在市民中普及一些国学知识,就登上了。”
回到碑文。所谓的“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抒发的是侨居他乡的思乡之情;所谓的“君子阳阳,左执簧……”讲述的是一名古代追星族钟情于舞师的情景;所谓的“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就更有趣了,写的是一个国君偷情、和“姘头”寻欢作乐的事情。试问,这些诗文有几个关于道德修养?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想到国学就拿《诗经》、《论语》说事,一想到用道德教化世人就拿国学说事,遗憾的是,这些教化世人的人却连国学都不甚了了,就妄谈国学,这究竟是真无知还是装时髦?
有人说:“总爱翻箱底的人没出息,总爱翻历史的民族没前途。”先不管这话是否确凿,不争的事实是,总是动辄拿国学说事,老是给老百姓扣上“国学修养不足、国学教育缺失”的大帽子,这是值得商榷的。更可恶的是,明明想发国学财,明明想打造面子工程,却套上弘扬国学的马甲;明明对国学一知半解,却全盘拿国学昭告天下……如此存心,实在可疑,也让人失望。
作者:王石川
关键字: 内容标签:玩弄,道德,国学玩弄 道德 国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