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魏良辅与张野塘的关系。擅长北曲的张野塘,是安徽寿州人,是一个犯罪后被发配太仓的“戍卒”。一次,魏良辅听他唱曲,竟一口气听了三天三夜。两人谈得非常投机,相见恨晚。那时候,魏良辅已经五十多了(比张野塘大八岁)。他有一位貌美善歌的女儿,许多富贵人家争相求婚,魏良辅都不同意,后来竟然把女儿许配给张野塘为妻,从此张野塘成了他创新水磨腔的得力助手,“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之与南曲相近”。
魏良辅改革的昆山腔,“其排腔、配拍、榷字、厘音,皆属上乘”。无比委婉动听的乐曲,巧妙地体现了东方人的情感特征,许多难以表述的情感,水一般地在委婉悠长、顿搓抑扬中汩汩流注,打动着人们内心世界最柔美的感区。于是天下翕然宗之。许多人不惜千里迢迢前来,花费巨资请人教授昆山腔。昆山腔经过后人世代相传,一直到今天仍习习相因。
魏良辅的学生中,最有成就的要数昆山人梁辰鱼(伯龙)。在陆九畴“愿出良辅下”之后,“梁伯龙闻,起而效之。考订元剧,自翻新调,作《江东白苎》、《浣纱》诸曲。又与郑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陈梅泉五七辈,杂转之。金石铿然,谱传藩邸戚畹,金紫熠爚之家,而取声必宗伯龙氏,谓之‘昆腔’”(明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梁辰鱼将昆山腔进一步发扬光大,他的《浣纱记》更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四处流行,并使场上之曲成为案头之文,被誉为“昆山派”。昆山腔—昆曲—昆剧,梁辰鱼把后阶段发展的速度推进得很快。这正是长江后浪推前浪。
魏良辅晚景凄凉,穷愁潦倒以致双目失明,有人说他“瞽而慧”。也难怪,他本来就只是一个民间曲师。然而,魏良辅毕竟是“昆山腔”演变成为“昆曲”的一座分水岭。到了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是那么引人瞩目。(陈益)
关键字: 内容标签:无名英雄,曲圣,魏良无名英雄 曲圣 魏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下一篇:《钗头凤》迷案 陆游的"爱情绝唱"||上一篇:揭秘李清照的居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