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发现北朝时期保存完整舍利函

编辑:秋痕 来源:光明日报
 
核桃园1号塔基石函内出土部分遗物 资料图片


  本报讯(耿建扩、王俊平)近日,考古专家确认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1号基址属于北齐皇家佛寺大庄严寺佛塔遗址后,又有新的发
核桃园1号塔基石函内出土部分遗物 资料图片

 
  本报讯(耿建扩、王俊平)近日,考古专家确认河北临漳邺城遗址核桃园1号基址属于北齐皇家佛寺大庄严寺佛塔遗址后,又有新的发现:在该寺塔基夯土基础内基址出土石舍利函1件。经专家研究,确认其为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舍利函之一。
  考古专家在距离大庄严寺塔基中心夯土面2.3米的下方,基槽内最后一层卵石层的中心,发现了一个与舍利瘗埋有关的石函,石函的四角外侧分别摆放一个青釉小罐,南面偏东处还有一个较大的青釉罐,罐内置放各类珠饰。
  石函为青石质,略呈正方体,由函盖和函身两部分组成,长42.5~44厘米、宽36~38厘米。石函通体较为粗糙,未经打磨,保留了凿刻痕迹,在函身上边缘四角刻有字迹。石函内包含物种类繁多,其中主要以大量腐朽的有机质物品为主,还有各种质地的管、珠、坠饰、圆形和椭圆形石饰、铜钱、铜饰件及玻璃器残片、钟乳石残段等,其中保存较好的一件长颈玻璃瓶中还残存有水银。
  “舍利石函内放置物品类别多与佛经中的七宝有关,而长颈玻璃小瓶可能属于舍利瓶,或者说小玻璃瓶中所盛水银可以理解为舍利的替代物。”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专家副队长何利群博士介绍,舍利函是佛教圣器物,是盛放佛祖或高僧火化后的尸骨的容器,是极为珍贵的文物。
  该出土石函保存完好,其包括相对完整器物98件。石函内的“宝贝”让人大开眼界,中部穿孔的玛瑙珠有圆形、椭圆形和棱锥形,颜色分为橘红色、橘黄色;透明的白玉髓环透着漂亮的层状纹理,乳白色圆形的玉髓珠和无色透明的水晶半球饰光彩夺目,还有琥珀珠、玻璃珠、铜簪等。
  据邺城考古队专家介绍,目前发现我国最早的佛塔埋藏的佛舍利容器是北魏太和五年(481年)定州佛塔塔基中的舍利石函,但遗憾的是,在1964年的抢救清理中没有确定该石函与夯土塔基的位置关系。北魏洛阳城永宁寺塔基也曾发现怀疑为有地宫或瘗埋残迹。永宁寺塔基西侧有一横穴式盗洞,盗洞直抵夯土塔基中心部位,清理到2米深仍未到底,因地下水位原因而放弃,发掘者怀疑这可能是瘗埋舍利的地宫旧址。东魏北齐邺城赵彭城佛寺塔基的发掘,在中央塔刹柱础石下面的夯土中筑有正方体砖函,因早年被盗,函内已空无一物。
  “目前发现的与舍利埋藏遗迹或遗物有关的北朝佛塔塔基,有的石函虽未被盗掘,但石函与塔基营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有的则因盗掘破坏,出土遗物寥寥,难以了解瘗埋与营造关系、瘗埋内涵等信息。此次发掘的核桃园1号建筑基址,明确显示出在方形木塔基础的施工过程中,瘗埋石函、青釉罐、铜钱等遗物是十分重要的营造环节,且出土的石函等未被盗扰破坏,获得了完整的实物资料,凸显了其重要性。”邺城考古队专家表示。
  大庄严寺塔基以石函为核心举行埋藏活动,这与位于遗迹西约600米的赵彭城北朝佛寺塔基中发现的砌筑砖函埋藏圣物的方式不同,而与定州北魏塔基夯土中出土的太和五年舍利容器相似。大庄严寺塔基出土的舍利石函,反映了方形木塔基础部分建筑程序与埋藏礼仪之间的关系,其出土的遗物也是研究中国早期佛塔埋藏制度的珍贵资料。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临漳,北朝,河北,遗址,舍利,保存,时期,完整,发现临漳 北朝 河北 遗址 舍利 保存 时期 完整 发现
下一篇:吉林龙山恐龙化石发掘启动 “地球年轮”蕴含远古信息||上一篇:郑州一古墓群现“二室一厅”墓室 墓群系东周时期
分享到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