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介入的基本功,首先是热爱艺术,狂热地去爱艺术。我们循规蹈矩的去学知识,去读万卷书,归根结底是要找寻见自我之态度立场,之角度,去审视事物的本质,并长期积累实践经验,佐证我们做艺术的灵魂契合点,而纠正艺术制造过程中的心点位移尺寸。我们承袭前人的精神,但并非克隆前人已有的,或改编已有的图式风格,艺品是鲜活生命的再生体,也是人与自然的结晶体,虽说她并不完美,可能只是在种子盟芽期,但定是艺者自我生命体验的魂魄体,只有长期寻找自我因子与自然气象的合适温度,这个生命将会是健康的,茁壮的。艺者本体的衍生物,伴随着与他人的差异类别,也就是所说的独家之言,有时也常出现着奇奇怪怪的形神物,但也应兑了艺术的唯一性。同样的技术学习应用,怎可畅言树立不同的心灵感受。艺术的基本功,应是心灵的净化,对自然的敬畏,时刻接纳着善意与阳光的超能量,而激活对生命的无限热爱,触动着心灵感知的狂热抒写欲望,展现人间。奇是博览众家后的独言,怪是自我语言的真实显现,奇奇怪怪构成了艺品之核心要素,缺一不可,这也许是当代艺术的意义与解读。(2019年12月8日)
素描就是单色画,让学艺者关注点在物体的结构处,或形体描画时去除色彩表象,养成对物体结构单一状态的思考习惯,从而在今后的色彩加入时,也容易把握其本质形态,也就是剥离表象干扰,去理解物体的本质,这种方法初始介入,大多是写实绘画的学习前提。而诸多地域人们学习艺术时,或古人涉入符号绘画时,也未曾素描几何,同样出现了很多精采的艺术图式,或更多的是意象先入为主,利用些基本材料,刻画是所需意图。我并不反对从素描技术开始学习绘画,但确不是唯一介入方法,也不是最好的方法,可能是最阶梯式的一种方法,如若对非具象或意象作品风格为最终变化方向,也没必要从素描学习抓起,不如将单色画做为一种艺术形式看待。实无更好的办法时,也只能象木匠式的去训练尺寸把握,磨磨时间的去这样介入学习。素描可为单独之艺术品种,有时单色画更具深刻性,专一性,如是为训练写实绘画功底而去学习,大可不必这样的了,现代软件与制作,分秒种就可实现这种愿望,写实艺术家目前的方向,是在强调其手绘视觉效果,呈现画时的痕迹显现,远离单一的照相写实状态。本来艺术就没有个固定形成的轨道,何况当代艺术的观念思考试验形样式的出现,更使艺术多样化了。因人而宜是一种说辞,但固守手工照片制作法确实只是一种方制造方式。(2019年12月9日)
艺术的变化,已远远超出艺术家的想象,刻意描述一种情景,可能已无法跟上艺术的变化节奏。艺术的大革命时代可能已经来临,我们无法想象其中的任何道理与形体,我们也许在无意间已触摸到未来的变化与脉搏,甚至我们无法感受到甚中奥妙,但未来的盟芽,谁也无法先知先觉,我们只能踏向謎途与空境,我们微博的学识已无法满足艺术的需求,有时惯性的滑动,或错误的出现,更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仅是种子的培育者,或许在实验中,遗弃的部分已根深盟芽,或许不关注的因素才是最重要的。我们自以为掌握了道理和核心部分,实则只是微小的行为与认识,大艺术可能已包容了我们的道行,放空思续可能才有机会触碰未来,可能应验了毕加索曾说的那句话,我们应象孩子那样地去画画,更确切地说,我们成人更应回归本来,将所学沉淀,尊重生命,则有梦醒时分之意念,错对无妨,也许道理可显现。(2019年12月9日)
艺术修为的至高层面,是将折叠的心绪铺展在述说空间上。无论我们所学的技艺与认知的深刻,都在长时间的融合搅拌中,浸入沉淀在心灵的深处,当出现欲望述说之时,她会不自觉的涌入述说空间,在述说之时,思绪会自然的随着材料叠加印落在空间中。我们不可能按古典章程,顺序,程式行走,因艺术的变化脉络,已随时代审视要求变化更叠。我们也不可能按显影之法描述当代之理想,更可能的是在偶发状态下的留痕。我们只是在铺展思绪,或在潜意识状态下,拼凑链接着未知与现实的牵挂,更有幸运者得之无形之手的助推。我们剖析自我陈述之路径,躲闪着曾经的学问与外壳,在否定与空境中漂移定位,艺术的魅力也许如此,在永远不确定中,弹奏着精神的琴弦,去记录着幻想的呈现,来反射着艺术的灵魂,接纳着光与影的现实。(2019年12月12日)
我们在理智的看待生命,却在漂移中寻找未知,我们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认知能力,并且将事物的本质铭记于心,但我们更喜欢在空间的挤压中,发现潜层的本能。艺术不是编程制造,而是灵魂的抒写与呐喊,艺术会从你的本能中,自然跃向述说空间,展示着她那流畅的语言,鲜活的躯体。我们曾经感受到光的辉煌,也曾感觉到雨露的珍贵,如果能在一片深海处,更加渴望浮出月色的姣媚,更能丈量出心底的语速半径,在无边际的艺术未知世界里,体会宇宙之空境述说。我们击打着岩石的雄厚与沉重,却也不曾忘记远处的鸟语花香。艺术不是造出的,她只是自然生成的生命体,与人类共同解读分享的自然基因体,链接着现实与未知空间的新生命,导引着我们的思绪,迎接着分分秒秒的灵魂出没,拿捏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呈现人间。(2019年12月14日)
艺术是个空境,她无边无际的追逐着梦想。我们述说着大自然的奇妙变化,述说着人类世界的悲壮与美好,我们感应着基因带给我们不同的变异,我们深刻,我们幻想,我们追逐着阳光下的雨露温度,我们从来就自我而刻意着学问,我们发现了一个个早已存在的物质系统,我们关联着生命链的奇巧,我们思考着怎样实现未来的幻想。伟大的艺术品和艺术家,不是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天才痴语,可能只是凡人凡事凡语的不断述说。我们独自思想,却不能离开生命物种的研读与猜测,世界是未知的,宇宙规律与艺术是否牵挂,我们不知,但她早已存在在精神的构架中,或已延展至我们的基因结构中,也许与未知对话,只是在简单的空间挤压中实现,在呼吸之间诞生。艺术不是移山接木,艺术也许只是你平凡的生活与渴望,也许只是认真的纠结,也许艺术什么也不是,她只是你与阳光反射的点点心得。我们可以不在意她的存在,可以无视学术的叠加与变异,但我们却也经历了那美好的纠结与感动,去坦诚真言。(2019年12月17日)
我们学习艺术,初级介入规矩基本功学习,主要是为了让观者看懂你画的是什么,这是个学习艺术的误区。地域性习惯的包围,让你无法伸展自我之梦想翅膀,艺术不一定让人能看懂,有时自己也在费解中前行,已有基础,只是前人的述说之时拖带出的行为轨迹和方法,如是你要临近他的风格,则需进入他的历程阶梯学习,自我述说之时,只是研究材料性能和应用时的可能性。什么是艺术基础学习,应是对生活事件的强烈表达欲望,而用自我拼接意象符号,实施实验就能具备通往艺术之路,开山劈路,心境铺淀,材料述说,不断变异,接近自我之述说灵魂。何为大众云云,大师云云皆为他语,但艺术有其功能性的一面,则可寻状况而行进。艺术无共同之方法,无共同之语言,有则避让,无则深研,抛开地域之同体狭獈心绪,方可贴切故事之灵魂沉淀。(2019年12月17日)
过于理性的艺术,是图解说明书,过于写真的作品,是手工照片,艺术应是自我空境的述说。艺术在文艺复兴前基本属于图解宗教或图解神话,或是些实用性符号的记录。艺术很宽泛,很自我,很功能,很实用,艺术的价值在于个体认知的实验性,而非从众所得。艺术是将个体认知体验,展示与公众,产生讨论或观赏,她是人类精神的记录仪,更是个体认知审视组合的精神史。艺术虽说是广泛的认知载体,但也存在各门艺术的捆邦性,我们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制造幻想,制造奇怪,她可能更多的是在牵引与导出艺者的个体述说。回望艺术史,也许是在必然中,出现的偶发状态,通过互为拖带激活着群体和个体的追逐与延展。当一种个体语言形成了群体垧应之时,她会自然变异成为另一种述说形式。永远的重复不是艺术,无个体认知的表现形式,属产品衍生状态。艺者也并非非要个体风格化,更应是新认知与新语言探索的冒险家,一生在重复自我风格或编辑他人风格的艺者,是没有生命灵魂的印刷机器。创造创新是艺者的使命,更是艺术的本来,超照相式的方法,可能适合于功能性艺术,不同于照片之处,因她是手绘照片或照片的分拆与组合,科技的发展,使写真画家触碰了技术底线,也更促使各艺术,去寻找探索新的表述方式,艺术在不断的变化,甚至变化成为永恒的主题,(2019年12月1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学习,生命,认知,学习 生命 认知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