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洋币,又称法属印度支那贸易银圆,为清末在华流通的外国银圆之一。藏品币正面为自由女神坐像,背面的装饰图案为麦穗,法文有“贸易银元”和“法属印度支那”等。法属印度支那1皮阿斯特贸易银元属于1元型银币,该币的正面为自由女神坐像,两侧是法文“REPUBLIQUE FRANCAISE”(法兰西共和国),下方是发行年份1926;背面为麦穗花环,花环上方铸法文“FRANCAISE INDO-CHINE”(法兰西印度支那),中间是法文“PIASTRE DE COMMERCE”(皮阿斯特贸易银)。在闽南民间人们根据其币面图案形象称其为“坐洋”“坐人”等。
名称:坐洋币(英文签字版)
规格:直径:39.0mm 重:27.0g
各种坐洋断断续续发行至1928年,因为战争的阴影而宣告结束。而中国在1933年实行废两改元后,船洋法币逐渐一统市场,外国银圆在中国不受重视,恰巧的是这个时候坐洋也销声匿迹了,由此“坐洋币”变成了历史的一段佳话。此枚坐洋币出自广东江先生之手,重27.0g,直径:39.0mm,品相精致,色泽明亮,成色匀整,图文精美,纹饰考究,工艺精湛。银币正面的主图为手执束棒的自由女神坐像,完美诠释了“坐洋币”这个名字的由来,此枚钱币更为难得之处在于钱币背面为“逆背”,顾名思义,钱币的正面跟背面方向是逆反的,这在古钱币的收藏之中也是少之又少、难能可贵。
此枚坐洋币钱币历来是收藏品中的一项大类,有着方便携带,升值空间大,欣赏价值高等特点,同时此类钱币在拍卖场上也屡屡拍出高价,足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在我国清末时期,流通货币极其混乱,鹰洋币”“龙洋币”“站洋币”“坐洋币”是鸦片战争后流入闽南的四大外来币种,而坐洋币身为四大币种之一,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形势和经济文化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值得珍藏。
关键字: 内容标签:银圆,坐像,背面,银圆 坐像 背面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