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怪兽,国家一级文物,1957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市纳林高兔村,黄金质地,形如怪兽。这件器物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世纪,即战国末期或稍晚,充满了浓郁的游牧民族气息。
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因而得名“金怪兽”。仔细观察它:鹰嘴兽身,双角似鹿作角抵状,尾巴如蝎,马蹄形的四蹄有力的立站在花瓣形的底座之上。最令人惊叹的是它的双角是由八对,十六只头与头相背,身与身相连的小鸟组成,尾巴上还藏着一只小鸟,所以这件小小的金怪兽身上一共有十七只小鸟!
金怪兽身躯和头顶的双角,布满凹凸的云纹和棱纹,运用了圆雕、透雕、浮雕等多种工艺,反映了匈奴金银器制作的超高工艺,体现了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在它花瓣状的底座上有三四小孔,推测是用来钉缀饰品的,因此,金怪兽很可能是匈奴首领冠冕上的装饰,反映出匈奴人对强悍动物和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历史长河中,西汉与匈奴的关系经历了战争——和亲——战争这三个历史阶段。在不断的冲突和融合中,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不断互补、进步。
这件金怪兽是古代游牧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它再现了辉煌灿烂的草原文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神奇的金怪兽》的故事吧!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小鸟,游牧民族,底座,陕西历史博物馆,小鸟 游牧民族 底座 陕西历史博物馆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