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由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GeKA)和彼得·威尔莫特·汤普森基金会(Peter Wilmot Thompson Stiftung)联合邀请、举办的陈欣德国“风景—山水”主题驻留个展《借山》,在德国美克伦堡州韦森贝格市白湖开幕(Mecklenburg Wesenberg Weißer Se)。本次个展共展出,艺术家陈欣自2012年至今,以山水为主题的,油画、万年红版画、数字作品、折扇、缂丝团扇作品,以及白湖驻地创作的宣纸综合材料作品共计25件。
《借山》驻留创作纪录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驻留活动,自2019年5月15日至6月15日,陈欣于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在自然环境优美的白湖驻地创作。作为年度艺术项目,本次《借山》个展将分两个时间段持续至2020年10月,具体时间分别为2019年6月22日——10月31日;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10月31日。
“韦森贝格白湖太契合这次的驻留主题风景—‘山水’了!美克伦堡州是千湖之州,白湖是该州代表性水域生态区。最初两个基金会确定我为驻地艺术家时,我在通知邮件的附件中看到了白湖的图文和视频介绍,觉得是个有山水的地方,没有太特别的印象。但真到了实地,白湖浩渺,林深见鹿,良好的自然生态以及美丽景色,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和很舒适的感觉。在驻留的一个月中,白湖给我的深刻印象,激发了我很多灵感,顺利地创作了一批‘白湖的夏天’作品”陈欣这样介绍本次驻留经历。
陈欣 德国驻留个展 《借山》 现场
陈欣本次德国个展,英文标题 COLLISION & HARMONY,直译为“碰撞与和谐”,副标题 Whe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meets the Abstract,直译为“当中国山水画遇到抽象”。正式的个展中文标题,为“借山”,副标题为“当中国山水遇见抽象”。
“借”,在中国文化里,是个特殊指代又有丰富涵义的字眼。诗言志,歌咏言,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些理念贯穿上千年的中国文化历程。通俗地说,中国人在创作文学、音乐、绘画等过程中,都是托物言志、借情抒情这样一种“借”直接人和物之外的对象来进行表达。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山水画,对中国画家而言,并不是对自然和视觉经验的客观记录,而是作为自己的世界观代指和自画像的一种创作。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的地位,基本等同于人体画在西方艺术里的地位。西方风景画直到16世纪才成为单独的种类。
陈欣 德国驻留个展 《借山》 现场
“东方艺术系统的山水画和西方艺术系统的风景画,实际是两个语境的创作题材,但它们是可以交融的。这一次在白湖的驻留创作,就是用以山水题材的个人创作来探讨‘中国山水遇见抽象’的自我理解和相关可能性”。
陈欣出生于北京,2000-2006年留学德国,在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学习,后获艺术硕士学位,现为职业艺术家,生活、工作于北京-慕尼黑。自1999 年投身艺术至今,陈欣长期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和欲望状态,以抽象表现的形式呈现。作为一个具有德国留学背景,又深受中国文化浸染的艺术家,陈欣近年探求东西,借古开今,以东方文化中的山水(Shanshui)、扇为抽象探索路径,将传统人文的“空山”、“气格”等美学意境、概念在当下进行重构、再造和转化。
《借山》驻留个展 开幕现场
陈欣从2011年开始至今,以山为主要探索和创作题材。在他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里的赋比兴手法,都是在用概括性的、指示性的方式来展现现代人的悲欢离合,这种情感表达既微妙又影响深远,具有中国文化的特征。陈欣,近年来尝试创作了个人风格下的山水风景和装置作品。陈欣以他融通东西的方式实践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气韵生动”等哲学和美学思想。
《借山》德中两国文化研讨会现场
《借山》驻留个展 开幕 驻地音乐会
《借山》驻留个展 开幕现场
值得注意的是,陈欣自2011年以来,深入研究和整理中国的千年扇文化,力图在继承中有所发展。2016年至今,陈欣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探索范围由折扇拓展到团扇。在材质上,他对代表中国丝绸工艺精华的缂丝做了深入再造。一方面,陈欣一改以往缂丝工艺更多只是凭借高超技术织仿古代名画的方式,请苏州缂丝老匠人织造自己的抽象缂丝图案团扇作品;另一方面,他打破了此前缂丝织品不会再进行二次创作的常规思路,挑战这一约定俗成,直接运用现成缂丝织品的表面纹理和自己的抽象艺术相结合,在缂丝上面用绚丽的色彩画抽象图案,创作“Shan shui”系列团扇和大幅作品。本次《借山》个展长度为175x31cm的《Shan Shui 20180705-0812》、《Shan Shui 20181005-1120》缂丝综合材料作品,是目前最大幅的缂丝综合材料佳作。陈欣的借古开今的折扇、团扇作品多次受邀参与《罗博报告》封面策展,及顶级杂志杂志的专题拍摄。
陈欣《空山图-拾》 综合材料 95寸棕竹折扇 32x55cm 2015
陈欣《文质图 捌》 综合材料 95寸永绿竹折扇 32x55cm 2016
陈欣《Shan Shui 20180705-0812》缂丝综合材料 175x31cm 外框200x90cm 2018
陈欣《Shan Shui 20181005-1120》缂丝综合材料 175x31cm 外框200x90cm 2018
同样自2016年起,陈欣深入了解与缂丝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纸万年红工艺,先是连续三年实践万年红春联图案创作,传统新貌,颠覆和拓展了民俗图像系统;继而,直接用万年红工艺创作丝网版作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陈欣 《SHANSHUI -万年红02》非遗工艺蜡笺金粉版画 版数:60 60x60cm (外框73x73x5cm ) 2018
陈欣《SHANSHUI No. 8》宣纸数字版画 60x60cm ( 外框83x83x6cm) 2019
陈欣 《2019年白湖的夏天 No.2》, 80x80cm,布面宣纸综合材料, 2019.05-06
陈欣《2019年白湖的夏天 No.5》, 60x60cm, 布面宣纸综合材料2019.05-06
陈欣《2019年白湖的夏天No.6》, 60x60cm, 布面宣纸综合材料 2019.05-06
陈欣在创作中,广泛而又大胆、灵活地运用扇文化、缂丝和宣纸万年红非遗工艺,他所努力实践的方向,正是中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陈欣 《观芷》160x120cm 布面油画 2012
陈欣《枕空山 20180508》布面油画 150x200cm 2018
陈欣《吹皱一池春水 No.1》布面油画 30x25cm 2012
陈欣 《吹皱一池春水 No.4》布面油画 30x24cm 2012
“对我而言,‘和而不同、皆为我用’,做的正是在多元文化之下,不分东西、古今,只要是艺术创作需要的方式方法,都可以熔于一炉,最终创作出属于自己立场和方法论的作品。这次‘借’山之名,偶有妙得。”陈欣这样小结自己的截止目前的创作方法和德国驻留个展。
陈欣《Shan shui 20180306》缂丝综合材料 26x34 cm 柄长:31cm 2018
陈欣《Shan shui 20180502》缂丝综合材料 26x34 cm 柄长:31cm 2018
陈欣 《逐世 拾壹》 综合材料 95寸玉竹鼓头折扇 32x55cm 2016
目前,《借山》驻留个展第一阶段展览已于10月31日结束,主办方彼得·威尔莫特·汤普森基金会(Peter Wilmot Thompson Stiftung)于11月26日在白湖举行了2019年艺术项目闭幕招待酒会,并做2020年艺术活动的预告。《借山》第二阶段展览,将于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10月31日对外开放,同时基金会也将在6月20日举办音乐会和招待酒会,对展览进行推介。
关键字: 内容标签:缂丝,材料,宣纸,缂丝 材料 宣纸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